12月初开始看这本冯友兰的大作,中途断了很久,在迎接新年的日子里继续读,冯友兰把中西哲学研究多少年才能写出这样的书。
从中国哲学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的十家争鸣,到汉朝董仲舒,到宋程朱理学,到明朝的王阳明心学,再到千年乱局的民国时期,结合西方社会的哲学对比,去思考讨论,对着这样的广度深度,只能膜拜。看这样的书如畅游汪洋大海。
儒家是冯友兰介绍最多的一家,因为中国历史就是儒家的演变史,几乎所有一统的朝代基本都是儒家之道。虽然后来的儒家很多部分和最初的孔孟相差很大,但是适应时代的结果。总体是儒家。
道家,老子、庄子思想是中国哲学史第二大家,很多时候结合了儒家和道家。我个人很喜欢道家的理念,这一年也看庄子比较多,我爱与自然相处。
从这本书中看到的墨家,让我望而生畏,几乎是毫无感情的一种唯上服从的一个理念,这与我上学时候学的兼爱非攻完全不同的感觉。幸亏墨家没有主宰很久,不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没有感情的社会机器。法家也是冷酷的,可是还是比墨家好一些。
而在这诸子百家之前还有一个最神秘的《易经》,突然很想学易经里的算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辞,博大精深的自然规律总结。如果说迷信,多少有一些,但是我觉得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虔诚的去问神这样一件事情会让人更沉静,虚心的去听取,也就是去思考自己,思考自己问的事。只要深度思考下去一定会有所得。道术在上,术数有六,像我们熟悉的看风水只是术数中最后一种。
《墨经》还对于知识进行了分类。按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认识者亲身经验;一类是来自权威的传授(即得自传闻或文献);一类是来自推论的知识(即得自演绎,以已知推未知)。
墨家经典这一段倒是很赞同,第一层自己有限的经历得到的知识,这一类知识很有限,因为人生短暂,一个人的智力有限。第二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来的知识,这一类知识也就是以史为鉴,可以明智。所以读书是开拓自己的的知识边界,认知边界的。第三层,也就是根据前两种知识去预测,在统计上也有对应的一种方法,那是用数学公式去推演数据。而这儿更广,要把数字、所听、所见,所感,所思综合起来的预测。
“中国人尊重过去的经验,这个传统也许是出自占压倒多数的农业人口的思想方式。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极少迁徙。他们耕种土地,是根据季节变化,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些变化。过去的经验足以指导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无论何时若要试用新的东西,总是首先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寻求先例。
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他们虽然分属各家,但是都同意这一点,就是人类黄金时代在过去,不在将来。自从黄金时代过去后,历史的运动一直是逐步退化的运动。因此,拯救人类,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复古。”
这一段冯友兰太犀利了,这几年的对比感受来说,确实,啥也不懂的一些美国人也可以叽里呱啦表达自己,而明明懂得更多的中国人反而太谦虚。也许正是因为中国太注重以往经验,知道自己所知不多,而相反的无知者无畏!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历史才源远流长,从没断绝过。万事万物的多面性!
易经的易字:第一个意义是:容易、简单;第二个意义是:转化、改变;第三个意义是不变。转化、改变是指宇宙的各个事物;简单和不变是指事物的道,或遵循的原理。事物变,而道不变。事物是复杂的,而道是容易和简单的。
第六十三卦是既济,既济是已经完成的意思。《序卦传》在此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照这样解释,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至少有三点含义:(一)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二)在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三)在演化过程中,“物不可穷也”。
《易传》和《老子》一样认为,要取得胜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地胜利;要避免丧失某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补充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我太喜欢最后一句了,这就是盛极必衰,不要太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