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不做只读字面意思的憨憨:读书时,我们应该想什么?

不做只读字面意思的憨憨:读书时,我们应该想什么?

作者: 模型思考力阿拉丁 | 来源:发表于2019-12-13 16:37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在一个读书分享会结束后,一位学习者跑过来问我:“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只能根据文字表面的意思去理解?而有些人却能通过一段文字,能产生这么多有深意的思考,仿佛给了这段文字第二次生命,分享出来的东西比我们自己看要有获得感的多,这仅仅是因为你们看书看得多吗?”

    我当时有点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我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待相同的信息,会有很大的差异。

    于是我问他:“是什么让你产生这个对比性的差异的?”

    他说:“就拿这个片段来说。”于是,他拿起今晚我分享的那本书《反直觉》,这是一本揭示人脑的各种认知偏差是如何被广告、宣传、营销利用,并促使人们产生购买、决策行为的书,里面介绍了25个被行为科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认证的行为偏差,给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一些科学的指导思路和建议,是一本非常通俗的经管读物。

    “就拿这段文字来说,我看到它的时候,每个字都认识,可是凑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再仔细读一遍,终于看明白了这段文字在说什么,但是实际上心里很虚,因为仅仅看懂了大意。”他指着一段文字对我说。

    所谓“锚定效应”是指,你将看到或听到的某个数值作为后续决策的一个参考点。而一旦有一个基准值(“初始锚”)呈现,那么无论这个数值相关与否,锚定效应都会对你的判断或决策产生影响。

    我一看,原来是我刚才我读书会上分享和解读的一个片段。于是我问他:“你看完这段话,看到了什么?”

    “除了“锚定效应”四个字,其它我都不知道所云,于是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很直白地回答我。

    此时我对比了一下我当时读这一段文字的思考,跟他说:“我跟你说,我当时是怎么搞定这段文字的哈。”

    这个信息我知道多少?

    当我看完这段文字后,拿出纸笔,然后问了自己第一个问题:“这个概念我之前有一定的了解吗?

    这一问很关键,因为几乎所有的新信息的吸收,都是在大脑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

    我看完后,想到的是三本书,我在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斯科特·普劳斯的《决策与判断》、斯蒂芬·罗宾斯的《做出好决定》上分别看到过这个概念;

    而且我想到的与这个概念对应的事情是小时候的一件事。

    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去市场办年货,为过年置办新衣服,当时我看到一件很喜欢的毛衣,当时妈妈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120元,妈妈直接还价:30元,我小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当时心里想的是:估计80元可以买下吧。后来几经拉锯,以40元的价格买了那件毛衣。

    我后来问过妈妈,妈妈说:“这种能讲价的店,老板都会标很高的价格,大概是进价的4倍左右,还有更离谱的,所以妈妈进店砍价一般是老板开口价除以4开头”

    小时候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后来看了这么多书,再次看到这段文字时,发现当时老板叫价和妈妈还价都使用了“锚定效应”,如果妈妈没有用30元定下了自己的锚,像我这种小菜鸟,就会被老板的120元的锚牵着鼻子走,最多也就降低到120元附近左右。

    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在大脑中搜寻相关的背景知识,还有可以理解抽象概念的亲身经历,所以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1、你需要有一些阅读量;2、你需要有对应亲身经历的思维习惯和观察生活的习惯。

    概念图:包含信息逻辑的笔记

    接着,我会结合流程图、思维导图、图形思考术等技巧,参考我想到的那三本书中相对应的内容,画一张概念图(具体概念图的画法请看《图解思考术》)。

    我对他说:“这里就有一点点主题阅读的意思了,就着一个概念,一个主题,对于相关书籍进行查阅和信息整合。”

    他很苦恼地说:“那我要是没看过这些书,怎么办呢?”

    我意味深长地和他说了一句:“以前我在那些书里看到锚定效应,也和你一样,一头雾水,专业名词嘛,当我见多了几次,至少不犯怵了。这一次不是为了跟你们分享嘛,于是,我准备一次性把这几本书关于这个内容的部分整个串起来,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操作。”

    “这么说起来,整合消化一些生僻的概念,逼自己输出,才有动力,是吧?”学习者若有所悟地问。

    “是啊,我目前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输出倒逼输入,分享或者写作。”

    概念图如下图:

    “其实这张概念图画出来之后,几乎厘清了整个锚定效应的基本理论和来龙去脉。而这个过程就是初步的主题阅读,你看我,为了画出这个图,把三本书相应的内容都看了一遍,才厘清了这个概念的框架。”

    “哦,原来这就是主题阅读啊。”他不禁感叹道。

    它给我什么启发?

    接着我问他,如果弄到这里,你就结束了吗?他一脸懵逼看着我:“我觉得我能走到这里已经很了不起了,还有后续?”

    我说:“如果能问:它给我什么启发?”

    “比如今天我分享的这个片段,我当时收到的启发就是,说服他人时先定个锚,比如让孩子迎接挑战的时候,跟孩子说,妈妈在你这个年纪,都不会,你看你已经会一点点了,所以我觉得你还可以继续尝试一下。这样的锚,让孩子自动接受了这个东西很难,妈妈都搞不定,我还有啥担心的,而且如果他成功了,就会特别开心。”

    “再比如,谈判时,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用的也是这个效应。任何先入为主的事情,其实都和这个效应有关。”

    当你读书读到这里,你就再也不是一只只读字面意思的憨憨了。”

    他恍然大悟地对我说,谢谢老师,越来读书思考,关键提对问题,就能深度思考了。

    我补充道:“有些信息其实还有最后一问,这个内容的底层原理是什么?因为这个概念的原理我在概念图里已经问过了,这里就不重述了。”

    “太感谢你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书还能这么读,太谢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只读字面意思的憨憨:读书时,我们应该想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of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