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染好了没有,看看都上色了不?”中年理发师傅走到顾客身后说。
“有那么一两根没染上也没关系,我们这么熟,有什么办法呢?”中年染发男顾客回答道。这就是我们小区内的理发店的氛围。理发师傅和老顾客你一句我一句快乐地调侃着。接下来理发师傅给染发的顾客到里间洗头,两人接着天南海北闲聊,一个头洗了差不多20分钟。
“老板,理个发。”
“等一下,我把这一把打完。”理发店老板两眼盯着手机,两个大拇指在按来按去,然后又拿起另一个理发师傅的手机,他一个人在打两个手机的联机游戏,因为那个师傅在给顾客理发。
理发店老板以前是员工,后来把理发店接手了,说实话手艺不怎么好,但是价格实惠,大家相处久了,就有点乡里乡亲的味道。完全没有什么“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的那种商业气息。大家都彼此习惯熟悉了,大大咧咧,安适自在,似乎都融入了彼此生活。
我所在的小区建于2000年代初,当时地处郊区,绿化很好,没有配套的商业,十分安静。小区靠近西门处,沿着出大门的主干道两边,种了两排法国梧桐树,一侧的法国梧桐树后面是宽宽的人行道,有10来个店面,有果蔬、便利小店、理发、快递、干洗、餐饮等等,向来生意不是很旺,大多数门店开了关,关了开。只有为数不多的个别门店自小区建成入住起,开到现在,营业了10多年。这家理发店是其中之一。
还有一家饺子店也开了十多年,是家夫妻店,夫妻俩以前是本市国营工厂的工人,90年代末单位改制时,买断了。两人就出来自己经商,夫妻两个气质长相、身材都很好,穿着齐整干净,有自己的格调。
他们家是一个本地品牌水饺加盟连锁店,卖煮蒸水饺,拌粉、汤粉,没有油烟,店面收拾得清爽整齐干净,与市面上其它同品牌的连锁店很不一样。看得出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把经营这个店当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从理发店出来,时间有点晚,做饭来不及,索性去了他们家吃水饺和拌粉。有些时间没去了,发现他们把餐馆桌椅挪了位,把靠门边的调味台,横放在柜台前面,然后在旁边摆了一张舒服的靠椅正对着电视,营造出了一点私人区域和营业区域的分割。
我们点完单,老板煮水饺,老板娘做拌粉,两人一边干活一边看一部打仗的电视剧,还时不时地交流一下剧情。忙完了,两人坐到一起看电视,老板坐在矮一点的靠椅上,老板娘坐在高一点的餐椅上,翘着二郎腿,黑色裙子下的小腿显得特别白皙光滑,穿着护根凉鞋的右脚轻松搭在左腿上,姿态很美,画面感人,两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