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蹦蹦跳跳的走路,随着慢慢的长大,走路越来越平稳,脚下的路程也变得越来越远。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于那个在记忆里最熟悉、最安心的地方,称之为“故乡”,也终于有了这个概念。
似乎一提到故乡,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事物就是月亮,似乎那一轮小小的月亮,能够寄托我们无限的情丝。
我突然觉得,书写月亮是一件极浪漫的事情。
大概这就是因为月亮包揽着许多属于人类的情绪,而人类又总是在月上高楼的时间散发许多的颓丧。
或许,月亮就是一个无形的大伞,无论欢呼雀跃,还是抑郁寡欢,它都陪着我们,静静地挂在天穹,接纳我们的一切。
或隐晦、或高光。
今天的夜空里没有月亮,下了一整天的雨,只有几片乌云在那里游动,就好像我此刻的心情,复杂、又简单。
对我来说,故乡的月亮最为让人安心,还有那片偶尔露出一次的星空,总是让我觉得一分安稳。
或许这就是杜工部心中所谓的“月是故乡明”吧。
……
2023年,我面临毕业,毕业前一系列的经历都让我觉得怪怪的,接连不断的信息总是隔一段时间便联袂而至,很多事情都发生的很可笑,又很无奈。
或许是人在逆境总是想要逃避的惯性,我偶尔会觉得,这一切其实只是一个梦而已,我还在梦中,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是现实的锋锐总是一次一次捅破我的幻想,让我时常陷入一个恍恍惚惚的状态。
那段时间,也总会抬头盯着月亮看,盯着那或圆、或尖的鹅黄色发呆。
这种时候我总会想,这月亮,也不太善解人意啊,怪不得苏东坡会发出“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疑问。
一轮明月,照彻十里惆怅。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古今,文人都喜欢看月、写月,流传出无数精美的篇章,而在这讼月的盛宴里,我最喜欢的依旧是李义山的那句: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不着一“月”,却写尽月。
到底啊,还是自己默默目睹这十里惆怅,与月、与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