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每每观看小朋友们的六一儿童汇演时,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
去年是这样,今天依然如此。昨天在看我家小朋友幼儿园的节目是,也是几度想要落泪。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怎么好端端的竟会想要流泪呢?大概是被小朋友身上的可爱与认真触动了吧。
看到舞台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那么卖力地跟着老师的指挥全情投入地表演着,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我在想哪个孩子不想当好孩子呢?哪个孩子从小不是乖巧可爱的呢?又有哪个孩子不是充满的希望和潜力呢?
可是为什么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每个孩子竟呈现出那么大的差异?尤其是看到初高中的学生,你会感到疑惑。明明小时候都是那么可爱,怎么有的孩子就变得那么叛逆,甚至有点不可理喻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孩子?更直白一点说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变得那么不可爱甚至让人头疼了呢?是家庭教育带来的差异,还是学校教育,亦或者是社会的影响呢?
舞台上的每一个孩子都在尽力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没有一个孩子故意调皮捣蛋不好好表演的。只有小小班的孩子,因为太小,有的实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甚至都不太明白老师的指令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过依然让人欢喜,呆萌呆萌的样子,怎么样都是喜人的。
其实,孩子们表演就应该真实一点,不需要他们像专业演员那样整齐划一,每个孩子的样子才是最打动人的。观看的人根本不在意节目的效果是否优质,大家更在意的是孩子们是否被接纳、被允许。
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既然是庆祝孩子们的节日,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坐在台下观看呢?每个班级的小朋友都在教室里待着,只有轮到他们上场了,老师才把他们带出来,然后再舞台上表演完了就又回去了。为什么不让小朋友们坐在台下观看节目呢?
当然我知道小朋友们坐在台下会影响他们上场,那么可不可以让表演过的小朋友坐下面观看呢?可能是学校怕那样太乱吧,可是只要大门锁上,孩子们不出去不就行了吗?要不都坐在自己家长旁边,要不统一坐在班级指定的位置,都行啊。总之,在这个小朋友们是主角的节日里,应该让他们成为主角啊。
现实中好多事情让人感到费解,有的时候在坐的时候早已背离了它的初衷。我们走得太快、太急,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借用周国平先生的一本书作结,我们都应该遵循教育的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