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的山山水水,我一直深爱有加,或是因自己的故乡,也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对山水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吧。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几户人家每周末都会游走于大小农庄,穿行于山野林间。来到奉化近30年,自以为走过的地方也不少了,而事实远非我所想。
近日,午间小憩之后,跟随奉化几位文化人士,开启了一个简短的探寻尚田之旅。
我们先期经过的是正在建造葛岙水库,这里未来将形成一个大面积的人工湖泊,旁边的一条观景公路已经建造好,公路的边上是那种特有的网格栏杆,样式就犹如那种海景公路。水库还没建成,行驶在这条路上已经感觉到心旷神怡了,可以想象,未来水库建成启用,一边是绿树相映的湖水,一边是山花烂漫的山野,开车行驶在这样的一条公路上将是何等的享受!
为探寻古迹,我们来到水库的最远端,之前的一些民房都基本拆迁完毕,据同行的沈老师说,一年前,这里还都是房子,可见这个协商拆迁的动作也是够快捷的。
根据导航,我们寻到了那堵明代照壁,不走近很难看到,周边除了碎片,杂草,已无多少像样的建筑了。这堵照壁,保存得还算完整,由三段组成,中间高起那段配有圆形图案,顶部檐上匍匐着两条龙,整个照壁左右对称,期间应当也做过一些修缉。他像一位千年老人,在这里孤独地守护着这一方家园,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不禁让人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或许我们再见到他时,应该是在他处了吧!
尚田葛岙千年照壁接下来的目的地就是梅山尊顶寺了,经几位热心村民指点,我们驶入了一条正在修建的盘山公路,路修得很宽,山路非常陡。行至半路,被几台巨无霸工程车挡住了去路,正遗憾着要打道回府了,这时施工师傅说他们正好要下班了,让我们把车挪到边上,他们的大车就可以开走了。真的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啊!
继续往前开,感觉路还挺长的,越盘越高,耳朵似乎渐渐也有点感觉了。心里暗自思忖,修这路花费应该不少吧?这是政府为了上面的寺院而专门修这么一条路吗?带着这种疑虑,到了山顶,也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尊顶寺。站在寺院门口,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地,远眺前方,村村落落点缀在满是苍翠的山岙里,显得那么恬静悠然。
宏伟的寺院正大门边上贴了一张修路告示,也解开了我们的疑虑,原来正在修的这条盘山公路,寺院出资三分之一,其他钱款由当地政府出。显然修这条路不仅是寺院的意愿,同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尊顶寺海拔有400多米,相传,每个端午节梅山都会下雨,传说是菩萨为了给梅山来个清洗,又说这里祈福非常灵验,因此,众多香客纷至沓来。尤其是端午前一天,会来到山上守夜祈福,而山路又长又陡,应该也是怜惜这些香客们,才开始修建这个山路的吧?
尊顶寺葛仙殿寺院外左后方,有一处非常有名的炼丹古井。相传东晋时期,有位道人葛仙翁在梅山修道,当时浙江沿海瘟疫爆发,特山中遍寻草药,以天然山泉之水炼制成丹,普施大众,药到病除。世人称是菩萨再来,救苦救难。随即造像立祠,香火供奉。这炼丹之泉,遂称“药泉”,又名圣水。虽说在道家范畴里是没有菩萨之说,但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管是道人和僧人,只要是救助保佑老百姓的,都尊之为菩萨,盖道家和佛家的精髓都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之故吧!
药泉又名丹井待下山时,听说这里有一处尊顶寺当家和尚的墓塔,很少见,非常值得一看。同行中,有人原来见过,想带我们去看一下,或许是久未来过,忘记了具体的位置,下坡上坡找得气喘吁吁,也未寻到。幸而向旁边的修寺师傅询问,手指所指之处便已看到了。
寺院前方的山腰里,望见一个似塔尖形状的柱子立在一片绿色中。要想见到真面目,还得从一个很徒的土坡下去。前面几个腿脚利索的已率先下去了,我一向害怕这种路,加之本来对于这类地方,我向来是不太愿意去的,所以我站在坡上没有打算下去的意思。然而随着周围人渐渐地都下去了,其中还包括一位80岁左右的老先生,不甘心加上好奇心,终于让我下了决心小心地往下走。
一走下坡就看到了那个墓塔的全貌,整个墓就像是一座塔的基座,主体和上部的尖柱都呈正六面体形状,主体用的是一些长条的石块,每块石块都是在六边形转角处,割出了120度角和斜切口。与另一边过来的石块正好在拐弯处形成完善的拼接,不仅保证了形状的规整,这斜切口的处理更阻止了主体石块前后左右的位移,保证了主体的稳固性。这堆码方式的考究,充分显示了当时建造者的智慧和技艺。
尊顶寺旁的墓塔主体上方的尖柱,初看以为只是主体附件,然细看,发现了这上面六个面上都刻有文字,虽年代久远,但依稀可见,经大家共同努力,特别是沈老师与蒋老师的记录和解析,内容逐渐清晰,上刻:平安造就普同塔,塔愿莫面人幽魂。幽魂若要生净土,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听诵华严本偈经。因有风化,部分字可能并不是非常准确,但大致的意思已了然。虽然还不明这位僧人的法号,但以此可见其生生死死,笃诚于佛。而我们在他塔前认真辨认、记录,应当都是他意愿中的事吧,或许无意中的我们巳都成佛旨传播者了。
此刻,早已没有了最初的那些想法了,有的只是对精湛的建造工艺和墓主人的敬仰之心了,对尊顶寺这名称的深意,似乎也明白了些许。
虽说本次行程在这里要结束了,但是短短的一个下午,却让我收获颇丰,既陶冶了性情,又大长见识。之前的那些游玩如今看来基本只是走马观花,来奉化多年,我对这方圆十几里左右的周边,都知之甚少,对其历史的了解更是相当匮乏。
疫情期间,无法出远门,不用遗憾,其实这周边多的是值得我们去探寻的地方,期待着下一站的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