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太阳热情地笼罩着大地,撑着一把太阳伞,走在路上,心里做着一个美美的白日梦,痴痴地傻笑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的脸庞也只是模糊地显露出大概的轮廓,各自行色匆匆,一闪而过。
突然,隐隐约约听到了一种熟悉的声音,似哭声,像小时候生闷气抹眼泪时喉咙不争气地发出的哽咽声。我停下脚步,声音又似若有若无,不一会儿,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阴凉处一抹白色的背影上,一个坐在路边石块上的少年,最终使我确定了声音的来源。
我轻轻地走过,不敢发出什么声音,生怕惊扰了故事中人。小心翼翼,却还是忍不住回过头,刚好瞥见这一幕:少年抬起左手,用力擦拭着眼角掉落的眼泪,右手拿着手机,像是在回什么信息,白色的鸭舌帽把头压得很低,像是要低到脚下踩着的尘土里。
一时间,有种说不出的难收,只好转身,加快脚步离开。我知道,这个时候,少年需要的不是安慰,更不是打扰,而是一小段静静的时光,来抚平内心的伤痛。虽然并不知道少年此刻正经历着什么,但没关系,勇敢地哭出来吧,哭过之后,一切总会好起来的。谁说大男孩哭泣就是懦弱的表现?不是的。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前几天看了一个英语演讲,演讲者讲述了一个自身经历的故事。一年里,她经历了父亲的去世,患癌症丈夫的离去,以及二胎的流产。突然间,至亲至爱一个接一个撒手人寰,这莫大的打击任谁也难以承担。可是有什么办法,她依然得好好地活着,也因此看透了生死。好几年后,她发起了一个组织,聚集了一群经历过大悲大痛生死离别的人,他们不再避讳“死亡”这个词,互相坦诚地诉说着各自内心最深处的悲痛与伤疤。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情感的出口?这又何尝不需要巨大的勇气?
现在的她,重新找到了另一个人生伴侣,领养了好几个孩子。她的家人都觉得她终于走出来了,悲伤的雾霾终于拨开见日升。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些内心深处的伤痛并没有过去,只是被她完好地安置了起来。她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离去的丈夫,他一切的一切都还那么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演讲的最后她说:死亡的悲痛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并且需要去承受的,对于那些已经离开了的亲爱的人,我们需要的不是忘记,不是抹掉记忆,而是带着这份爱与痛更加勇敢而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忘掉一个人太难,他们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住进了我们的心坎里。
悲伤,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没办法阻止,除了面对,除了擦干眼泪继续生活。过不去的,就让它安放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吧,或许,冥冥之中,这也是一种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