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觉醒●八百壮士守四行

觉醒●八百壮士守四行

作者: 吉力_9c90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22:42 被阅读0次

    (参观感受+影评)

    1937年10月底,淞沪战役到了最后阶段。彼时的中国,没有浪漫的悲歌,只有破碎的山河。经过数月的顽强抗击,中国军队已渐渐不支,处于被动。民众的抗敌情绪也处于低谷。就在此时,“八百壮士”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力挫敌军。这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生死阻击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壮士们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也成为最具感召力的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标志,写进了辉煌的民族抗战史的篇章。

    被选中的牺牲

    淞沪会战,是在全面抗战开局。这是一场必须动员全国力量,却注定打不赢的战争。在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面下,中国军队只能屡败屡战,边打边撤,在空间中换取时间。

    但蒋介石不甘心这样的撤退。他想把最精锐的88师留在闸北,借此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决心。但88师师长孙元良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他担心部队孤立于此,弹尽粮绝,被敌军任意屠杀,“不但不值,更不光荣”。最后上海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决定,选中第88师524团留守闸北,以四行仓库为固守据点。

    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第88师524团,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这支队伍多为湖北保安团的团员,年轻且缺乏作战经验。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如果一份牺牲可能是“不值、不光荣”的,应该如何面对呢?谢晋元团长选择了以生命赋予其“值得”与“荣耀”。对全体官兵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全体官兵表示: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

    1937年10月27日起,日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强攻,不惜动用飞机、坦克。密集的枪弹,把大楼打得四处冒烟,遍体弹痕。“八百壮士”顽强抵抗。日军屡遭重创,毫无进展,四行仓库巍然屹立。

    10月28日黎明前,日军偷袭四行仓库墙下,企图用炸药炸毁铁门和墙壁。四行守军发觉后立即投掷手榴弹和迫击炮弹。狡猾的日军用两块大铁板护住头部和身体,继续埋设炸药。眼看敌人的爆破企图就要得逞。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敢死队队员、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身捆数枚手榴弹,从五楼纵身跳下,拉开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是陈树生在纵身一跃、慷慨赴死之前,写给四川大巴山老母亲的一行悲怆的血书。

    “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

    “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侮辱!”

    “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

    留存下来的298封遗书,有的写给父母、有的写给妻儿,字字血泪,饱含忠勇刚烈之情。四行仓库保卫战从来不是“不值、不光荣”的战争,而是民族尊严之战,人道主义之战,配得战争史上最高的“荣耀”。

    4天4夜的守卫,让全世界看到,上海还在!这场战斗破灭日军3个月占领中国的妄想,向全世界证明国人誓死保卫中华决心。

    谈判的筹码

    八百壮士,实则只有452人。在日军已经占领的苏州河以北区域留下1个营坚守,已无太大军事价值。在蒋介石眼中,这是一场“打给外国人看”的战斗,事关中国在九国公约会议上的形象。甚至地点的安排都有充分的考虑:这是世界战争史上十分罕见的可以“现场观战”(隔着苏州河从租界观看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战斗,这更有利于国内外媒体报道的实施。

    然而,“哪怕是象征性地打,也要坚持到国联大会召开,由国联出面干涉、调停”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

    国联大会11月3日如期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经过3个星期的空谈,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这份报告书,形同一张废纸,出炉之时,淞沪会战已经结束。日军兵锋,直指瑟瑟寒风中的南京。

    随着中国利益一同被出卖的,还有退守英租界的“八百壮士”。 从“宁战死不退让”到被迫撤退,再到被囚“孤军营”、谢团长被杀害,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八百壮士”被押送到国内外充当劳工,甚至被折磨至死。“八百壮士”遭受了残酷迫害。

    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至少应该有坚决的战斗意志与强敌对抗。幻想通过外交斡旋让列强出手援助,终究逃不过失败的结局。这是孤军的悲壮,更是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落后中国的悲凉。“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 数十年后,毛泽东同志在《五二〇声明》对此作了精辟概括。也正是在这样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才能不断以弱胜强,改变被迫当筹码的命运,创造一个又一个时代奇迹。

    民族的觉醒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蒋介石耗费心血训练的20个德械师全部葬送在黄浦江畔,中国雏形的空军也折损了大半战机,海军舰只几乎全部自沉封锁长江航道,抗战初期库存的弹药装备全部耗用在淞沪之战……

    但那时中国的弱,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弱”,国民更是一盘散沙。1937年,全面抗战虽然打响,但普通民众依然觉得战争离自己很远,在目睹四行仓库将士的斗争前,租界的人们以为战争与己无关,麻将照打、歌舞如旧。这边,炮火连天,生死未卜。那边,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一河两岸,战场戏台,地狱天堂。“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比军事上的“弱”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弱”。《八佰》中,站在四行仓库楼顶的谢团长,无奈叹道“我们的国家生病了”。

    国家病了,怎么办?以生命为药治好国家!“八百壮士”以身许国的凌然大义,促使了小人物从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到忘我牺牲、誓死杀敌的蜕变,逐步唤起了全民族的觉醒。

    大批的民众聚集在苏州河南岸,为勇士们助威打气。有的用大黑板示警,有的冒死将电话打入仓库。同时,大批民众捐钱捐物、捐赠食品。其中以女童子军杨惠敏献送的国旗最为珍贵。

    当国旗飘扬在曙色微茫中,民众沸腾了。这面旗昭示了孤军将士奋战到底!誓死不退的决心,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永不屈从的英雄气概。“中国不会亡”的坚定信念在神州大地不断升腾。不久,一首名为《歌八百壮士》的歌曲被创作出来: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千万强敌不能挡。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战场,

    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平凡的英雄

    83年转瞬即逝,从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墙遗留的四百多处弹洞弹痕中,依然可以深度感知战争的残酷与中国军民的英勇顽强。如果没有那一场场闪动着烈焰和血光的战役,眼前这片平静的夜空,就是奢望!“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楚辞·国殇》中的名句赞颂这些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赴难的先烈。

    战争的硝烟终会散去,笼罩的阴霾必将消逝。如今,我们身处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各种挑战层出不穷。我们仍要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继往开来中持续奋斗。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不同于英雄辈出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伟大精神往往蕴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他们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群像。面对新冠疫情,面对“贸易战”,以英雄的气概为指引,“即使可能不一定会赢,也要努力去赢”,相信平凡的你我终究会打赢每一场硬仗。

    如果你还在找寻人生的意义,怀疑自己的力量过于渺小。请坚定的相信,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它不会放在任何地方,更不会隐藏起来。只要自己蓬勃地生活着,那么你生命的意义就会闪烁出光芒。纵然大多数人一身平凡,纵然历史不会记住所有小人物,但千千万万个小人物才组成了历史。平凡的你我,因信念发光。如同萤火,不必等待火炬的指引,依然在黑暗中闪耀。星星点点的光芒必会汇成汹涌的洪流,聚成燎原的烈火。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1937年已成过去,2020年也终将成为历史。被时代的尘土砸中的人们,总会伸出手掌,互相搀扶着,往前走下去,像83年前站在苏州河南岸的人那般,遥望着四行仓库,“看,这座仓库,它——就是八百壮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醒●八百壮士守四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wh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