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在看徒弟的拆书练级逐字稿,不禁想到自己过级的时候,每次都一次过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过级之前,师父中肯细致的指导。原来不知道这是对自我成长非常有效的“前馈”。
事前征求他人的意见,帮助自己达成某一个成长目标的过程,称之为“前馈”。前馈的概念,我是从《敏捷领导力:未来属于擅长随机应变的多面管理者》得来的。
《敏捷领导力:未来属于擅长随机应变的多面管理者》的作者是杰弗里·赫尔博士。他是享誉全球的管理科学研究组织哈佛大学教练学院院长,资深领导力导师。赫尔博士独创性地提出,在当今越来越复杂难测的职场环境中,新时代需要新型领导力,善于灵活变通、以包容性为核心的领导方式被证明越来越有效。伟大的领导者“能屈能伸",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自身模式的能力是成为一名成功领导者的关键所在。
团队工作中,获取他人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平时我们是不是经常想自己把事情先做漂亮了,然后才去问别人,你觉得我还有哪些地方是要提升的?这时候得到的答案会是你喜欢的吗?我今天就选了跟反馈相关的前馈片段,一起来看看前馈究竟怎么比反馈就好了呢?
典型情况下,反馈类似于请同事们基于过往经验汇报他们与客户的交流情况。世界知名领导力培训师马歇尔·戈德史密斯建议我们采用被他称为“前馈”的方式。前馈将责任模式从请他人评价你的短板转变为让你自己反思自己希望改变或提升的方面。在接收反馈之前,如果你能想想如何拓展你的优势领域,那么你就已经步入了自我提升的正轨。
这里可以看到反馈侧重于事后想要找到自己没有做好的地方,找到有待提升的地方;收到的结果可能完全出乎意料,会让自己有所反抗。例如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善于倾听的、民主型的领导,你也已经在开始努力学着建立共识,不总是发号施令。现实是,你很有可能还是会接收到“你有点儿独裁主义倾向”的反馈。你可能会开始为自己辩护:“我之所以直接下指令是因为这样更快捷!我倾向于快速决策是因为过多的思虑会拖累团队工作效率!”这明显是一种“战斗还是逃跑”的反应。
换成前馈的方式会怎么样呢?
前馈是自己主动想要在某方面得到提升,专注于请人提出可以提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关注进步的成就感,而不是没有做到的挫败感。
首先“搞事”,确定自己想要改进的方向。你自己想要做到更民主,尤其是希望自己可以更有耐心地倾听来自团队伙伴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就是你更能包容他人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和建议。
然后“找人”,找一个或者多个你信任的人,询问他们“我该如何在这个领域取得进步?”不要就你过去的那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提问,而要将你的重心放在未来的改变上。也就是不要让他们说你做得好还是不好,而是请他们说一说怎么样做是真的倾听。
最后“庆祝”,这点也非常重要,设置“庆祝策略”。当你开展一次会议或者跟下属一对一沟通后,感觉自己有做到等对方说完后再发表意见,那就找个喜欢的方式庆祝一番。不管它们有多么不起眼,也要用各种方式庆祝你的进步。
这么一来,你会发现我们的焦点一直在“我可以怎么做得更好”,而不是“我究竟有没有做到”,不用害怕别人得评价,专心去尝试各种新方法。同时,因为是事前请教,不会对提出建议的人抱怨‘事后诸葛亮“,而是感受到陪伴赋能的能量和恩情,心情也更舒畅。
下周我就要去新公司报到了。新东家所在的行业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新行业,我要快速适应环境,融入团队,也要用到前馈的方法。
首先确认我需要快速熟悉行业的基础知识;其次我要找到领导和信得过的同事,帮我指路找到快速上手的方法和资源;最后,也要不断鼓励自己,分阶段性地设置“庆祝策略”。
这是我的应用“前馈”的场景之一,你将怎么应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