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北京,中午的大太阳直直的挂在头上,连蝉都懒得叫了。
投了一个月的简历,没有一个面试通知。也是,没有哪家公司会轻易接受一个既没得过奖学金,也没在大公司实习过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况且,是金融专业,一个听起来高大上,却虚而不实的专业。
我叫正男,一个东北姑娘,从大连D财经学校毕业后,来到北京找工作。
班里20多个人,只有3个在毕业前没找到工作,我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找工作,我到过天津、沈阳、长春,但一无所获。于是,我来到北京,投靠一个阿姨家。都说北京机会多,我就过来了。
又是一个招聘会,抱着一摞简历,身着白色衬衫,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入场之前,我告诉自己,今天的任务说投出去几份简历,只有人家能把简历留下,说明就有希望。
工科医学方面的岗位想都不用想,跟我一点边不沾。只有财务相关的岗位才可能有些机会。
但是一圈下来,招财务的没几家,即便是招了,人家也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
中午有一家招的是财务助理,工作经验不限,可人家一看我是学金融的,不是学财务或会计的,又把简历还给我了。
入场两个小时了,一份简历也没投出去。
满怀希望的来,看来又是空欢喜一场。
但我还是不死心,告诉自己起码得投出去份简历,也不枉我顶着烈日跑一趟。
于是又把各个招聘摊位看了一遍。
中午,招聘会的人越来越少了。工作人员也都开始吃饭。
看着各个桌上一叠叠薄厚不一的简历,我真希望里面也有自己的。
这时我发现一家深圳公司的招聘启事,外企的标志吸引了我往前走了走。
一个瘦弱带眼镜头发稀疏的男人坐在那里招呼我,看起来文质彬彬又带点艺术气息,一开口却给人贫贫的感觉。
他说话语速稍快,没有直接给我介绍他们公司的情况,而且调侃起我来,好像能一眼看穿我求职的尴尬处境一样。
说的起劲,他竟拿起笔在我的简历空白处画起画来,我一看,画的是梳着两根小辫,戴眼睛的女孩。
他说,你看,像你吧,猪头一个。
要不是看在他满嘴台湾腔让我想起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跟杉菜的对话,一个长的不帅的陌生人还敢叫我猪头,我早就转身离开了。
后来,他给我一张名片,让我写个方案发到他邮箱,然后再联系是否录用。
3天后,我以业务员的身份,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生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