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那条河
文/丁建设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条河,河水只在每年夏天从门前匆匆流过,每到汛期便洪水滔滔,奔流不息。而且这条河从我家门前经过的时候河水滚滚向西,当然,在经过百转千迴之后,最终还是奔向了东方,进入茫茫大海。
我家门前那条河其实我家门前的这条河,充其量只是一条穿庄而过的山沟。每年夏季,从火石山上呼啸而来的洪水便裹带着泥沙、碎石倾泻而下,翻过村中间的大官路向南拐了个弯儿,穿过我家门前的石板桥,再向南不到百米拐进庄南的东西大沟,流进庄西的大塘。
山水进入大塘只是一个中转站,浑黄的山洪水在这里作一个短暂停留后得以净化。一旦大塘水满,水就从大塘西北角的豁口流出,穿越206国道和津浦铁路两条交通大动脉,进入离山脚下的运粮河,然后汇入夹栏河,经过欧河,蜿蜒向南进入方河、奎河,最后投入洪泽湖的怀抱……
我家门前那条河我家门前的石板桥还是爷爷在世时修建的,它虽然没有赵州桥那样的名气,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却也固若金汤,方便实用。平时我们一家人进进出出都要从桥上经过,由于桥孔较小,加之山水流速太快,山水经过的时候,桥的北头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漩涡,如果来水量还大就会漫过石板桥,在桥的南头形成两米多高的小瀑布,飞流直下,十分壮观。而一旦大雨停下来,住在两岸的人们就会纷纷走出家门,站在岸边的大路上,看滔滔不绝的河水,看水中翻腾的浪花,看接连飞转的漩涡,看美丽壮观的瀑布。我和两个弟弟也赤着双脚站在门前的石板桥上,呼吸雨后清新的空气,观赏门前壮观的山水。就在这时,只听“噗通”一声,小弟不见了,我和二弟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就见一个大个子纵身一跃,跳入水中,硬是在石板桥北边的漩涡中把小弟给捞了出来。这时我才注意到救小弟的大个子不是别人,正是刚刚退伍不久的生产队副队长献文叔,只见献文叔用在部队学到的溺水急救知识,把小弟头朝下提起来,控出肚子里刚刚喝进去的几口黄水,然后就见小弟睁开了眼睛,“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好在入水时间不长,小弟被救上来之后只是嘴唇发青,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很快就没事了。但这关键时刻的纵身一跃,至今给我留下了十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
我家门前那条河大雨一停,汹涌的山水就会慢慢消退,湍急的河水变成潺潺溪水,河床上沉积的鹅卵石和泥沙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从下游顶水上来的小鱼、泥鳅、黄鳝等就成了两岸人家特别是孩子们的猎物。每到此时,我就会从家里拿来草箕子,放在河床中间水最浅的地方,在草箕两边用黄泥打好堰,然后赤着双脚从上游往下蹚,看到小鱼差不多被赶到了草箕里,就轻轻提起草箕,如果幸运的话,草箕里就会捉到参子、麻泥丁、泥鳅等等。有时会也有黄鳝在水浅的地方搁浅,这时你只需小心翼翼地抓住它的头颈部,黄鳝便轻而易举的就成了你的囊中之物。而泥鳅更喜欢在水深的地方完成交配和产卵,这时候的泥鳅也最肥最鲜,易捕捉。
我家门前那条河随着汛期的结束,我家门前的河水逐渐断流,不再是人们聚集的地方,尽管岸上的洋槐树绿树成荫,但大家更喜欢把猪啊羊啊的拴在树下,猪羊粪便被鸡挠得满地都是,不仅瘟骚烂臭,而且还招来好多苍蝇和牛牤,人们当然避而远之。而村西的大塘却碧波荡漾,岸上杨柳青青,树上知了齐鸣。塘的四周都镶有光滑的青石板,妇女们在这里您闲地洗着衣服,欢声笑语和着木槌敲打衣服的声音此起彼伏。小孩子们则光着屁股在塘边浅水里依托着青石板,时不时打起水仗来,一不小心就会把水溅到洗衣服的妇女们身上,招来阵阵笑骂声。男人们大多则会选择天刚合黑的时候,脱光了粘在身上的衣服,在水里随心所欲地游上一圈儿,既洗去了一身的臭汗,图个清清爽爽,也像卸套的毛驴一样,就地打个滚儿,撒个欢儿,有意的放松一下身心,消除一天的疲乏。也有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不等天黑就把自己脱得精光,嘴里念着“有礼街道,无礼河道”的咒语,旁若无人地尽情裸洗、裸游。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塘边洗衣服的妇女们就会把脸转向一边,骂一声“真不要脸”,直到他们下到水里或穿上衣服才敢把正脸转过来。
我家门前那条河在塘里游泳那才真叫如鱼得水,年龄稍大的孩子们一会儿蛙泳,一会儿仰泳,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又凫出水面,踩水前行,各种游法交替进行。年龄小的只能在塘边离青石板不远的地方练“狗刨”,任凭远处的大孩子们怎么挑逗,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塘里虽然没有大鱼,但小鱼却也成群结队,越是人多的地方小鱼也越爱去凑热闹。上初中的社会哥是个钓鱼的高手,同时也是做鱼钩的高手,他能把缝衣针的针尖在油灯上烧红了,再用钳子弄弯,做成专钓小参子的鱼钩,也能用大头针在扣眼里折弯,做成专钓鲫鱼的鱼钩。在社会哥的带领下,我们都加入了钓鱼的队伍。一根细竹竿,一根粗白线,一个自制的鱼钩,线的中间系上两寸长的秫秸莛子当浮标,再到家后的空地里挖上几条年幼的蚯蚓作鱼饵,就可以钓鱼了。
我家门前那条河儿时的大塘是如此的喧嚣、热闹,离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亲近,而今天的大塘早已是死水一潭。塘水不见了往日的碧波荡漾,塘里没有了洗澡的男人,听不到女人们有节奏的槌衣声,当然也没有了成群结队的小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活水哪去了?
我家门前那条河因为盖房子,因为村庄的发展,因为……,我家门前的那条曾经的小河,不知何时河水已被迫改变了流向,小河成为了历史,山水不再,涛声不再,石板桥不再,以及迷人的漩涡、美丽的小瀑布也不再有了,河水不再流入大塘,塘水因此改变了颜色,即使到了汛期,从大塘西北角流出的一直流到方河、奎河、洪泽湖的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与生机。
我家门前的那条河啊,永远永远,只在我的记忆里!
我家门前那条河作者简介:丁建设,宿州市埇桥区人。2017年退居二线后已在媒体发表散文、诗歌及各类民俗作品30多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