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寺人披见文公

寺人披见文公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3-12-04 08:29 被阅读0次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这个故事讲的是寺人披说服了晋文公,使得国家又避免了一场动乱。晋文公宽阔的胸怀和气魄,和齐桓公应属比肩,这就是他们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看出了晋文公的宽容大度,捐弃前仇,化敌为友的胸怀。而寺人披又是随机应变,机智善辩,足智多谋。对于晋文公,以前自己的攻打对象能够毫无保留的诉说自己所知的情报,体现了待人的真诚,是何等的为人境界!

晋文公开始听说寺人披来,动怒但没有报复,只是劝其逃走——晋文公也是常人,有着人所共有的情感:“别呆在这里了,也许我一会儿越想越恨就杀了你”——胸襟的容量已见端倪,也正是这一表现,才使寺人披放心了。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的名声似乎都不太好,但寺人披是例外。一年后,寺人披又有举荐赵衰之功,后者成晋文公五大贤臣之核心,助文公成就了霸业。

本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文章虽然不长,但能以小见大,用精简的笔墨描绘,将来龙去脉写得清楚明白、淋漓尽致,很好地烘托、渲染了晋文公胸怀宽大、谦恭有礼的政治家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左传》写人善于揣摩忖度、精于入情入微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寺人披见文公

    重耳流亡十九年,得秦穆公相助,回国推翻晋怀公统治,得到君位,史称晋文公。 一朝皇帝一朝臣,虽然晋文公不是皇帝,...

  • 寺人披见文公

    《古文观止》第十四篇 新笔日见顺 于墨之浓淡未有大悟 故瑕疵多也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

  • 一个杀手的自白——再读《寺人披见文公》

    《寺人披见文公》是学生时代读过的一篇文章,原文见载于《左传》,讲的是晋文公重耳不计前嫌包容杀手寺人披的故事。历...

  • 《左传》寺人披见文公

    晋国大夫吕饴甥和卻芮害怕收到晋文公的迫害,因此谋划这准备防火烧掉晋国宫室杀死晋文公。寺人披得知这件事后赶往宫中求见...

  • 左传 · 寺人披见文公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

  • 读《古文观止》之寺人披见文公

    《寺人披见文公》是春秋时期左丘明创作的记叙文,该文写寺人披说服了晋文公,使得国家又避免了一场动乱的经...

  • 寺人披见文公赏析+注释

    寺人披见文公 左丘明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 古文观止:寺人披见文公

    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历经磨难,六十三岁才回到晋国主政。 国内政局混乱多年,矛盾重重。前国君重用的大臣而且参与过谋杀他...

  •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五)

    此次记第十四至十八篇。 第十四篇是《寺人披见文公》。晋惠公是晋文公的弟弟,惠公即位后曾派人杀文公,惠公死后...

  • 今日思维片段

    今日学习《寺人披见文公》,寺人披历经晋国四代国君,每任国君都把他当心腹,定是有他独到之处。 尤其是请见自己曾经刺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寺人披见文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a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