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
一个杀手的自白——再读《寺人披见文公》

一个杀手的自白——再读《寺人披见文公》

作者: 楚荣格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23:56 被阅读173次

          《寺人披见文公》是学生时代读过的一篇文章,原文见载于《左传》,讲的是晋文公重耳不计前嫌包容杀手寺人披的故事。历来对此文的解读,都集中在文公的宽宏大度上,但文中寺人披的自白,同样亮点纷呈。

          在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后,今天再读这篇文章,视角不同,有了另一层面的理解。寺人披能获得原谅与信任,晋文公的胸襟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反观寺人披其人,他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连续获得三任君主的信任与重用,其中一个还是他两次欲置之死地的敌人?《寺人披见文公》一文所要宣扬肯定的,不仅有作为管理者的胸怀,更有身为职场人的操守,少了这一层面的理解,就不能说读透了这篇文章。

          先从故事梗概讲起:

          故事主人公寺人披曾两次受晋国国君(晋献公、惠公)的命令诛杀公子重耳,都以失败告终。父兄的无情、寺人披的凶残给重耳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阴影,为自保被迫逃亡。在经历了十九年的颠沛流离后,重耳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国继位,史称晋文公。

          经过二十年的内乱,晋国人人自危,晋惠公遗臣吕甥、郤芮为自保,策划要“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获知内幕后求见晋文公被拒绝。文公提及往事,劝寺人披赶紧逃亡,没有当场杀之已是宽宏大量的表现。

          寺人披的回答不卑不亢,在暗示自己掌握重大机密之余(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对当年追杀文公的经历,做出了如下解释:“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同时要文公换位思考:“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君即位,其无蒲、狄乎!”后又列举了齐桓公不念旧恶拜管仲为相的往事,最终被文公接见并获得谅解。晋文公因为胸怀宽广避免了杀身之祸,更重要的是通过此举迅速稳定了人心(被赦免复用的还有流亡时卷走他全部财物的小吏头须),继而励精图治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与齐桓公并称为“齐桓晋文”,作为贤君的典范垂称至今。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寺人披的这句自白道出了他纵横职场、屹立不倒的原因,也表明了他做人、做事的底线与原则,抛开君臣大义的历史局限不论,其精神实质于今天的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这是其忠义精神的体现。寺人披对刺杀重耳的行为解释为“受人之事、忠君之命”,这是君主制社会作为人臣的操守,抛开其时代局限,本质上同今天军人忠于国家、员工忠于企业别无二致,这也是他敢于面见晋文公并反驳其诘难的底气所在。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这是其责任感的体现。《寺》文中记载,两次追杀重耳,寺人披都是立即行动,以远早于国君要求的时间节点赶到现场,可见他是一个勇于任事、雷厉风行的人,对使命有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职业素质,在今天被称为狼性精神。

          一个忠诚而又勇于任事的人,总会得到周围人的尊重与信任。晋国二十年内乱中,城头屡换大王旗,各派势力攻杀不绝,从国君到公卿大臣动辄性命不保,寺人披深陷其中而得以身免,绝非偶然。

          读史所以明智,寺人披的职场经历告诉我们,与其挖空心思揣摩上意投其所好,不如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来得实在,名利取之有道、取之心安。《明朝那些事儿》有一句话说得好:“对于帝国而言,马屁精固然需要,但那些人是拿来消遣的,该干活的时候还得找有能力的人。”信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楚荣格:对于帝国而言,马屁精固然需要,但那些人是拿来消遣的,该干活的时候还得找有能力的人

      本文标题:一个杀手的自白——再读《寺人披见文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bk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