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937387/565deb2e97846833.jpg)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认定了目标便埋头苦干,执著到底;另一种人则半途而废,很难把最初的那点勇气坚持到最后。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不妨把它们分割成几十步的楼梯,每前进一步,我们只需要一点点的勇气,每登上一个台阶我们就离成功又近了一点,这样奇迹就离我们不远了。“每一步都是向上的起点。”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咀嚼,你会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当今社会,许多取得成就的人,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虽然会有艰辛,但是他们始终坚守着对未来的崇高志向,用踏实、勤恳的行动,将理想在点滴中变为现实。
王宝强出生于河北省南河县大会塔村,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他有着所有孩子应有的天真和梦想,小时候因观看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误以为在少林寺可以拍电影,他便不顾父母的反对到少林寺去学武术。
王宝强在少林寺每天刻苦练武,3年过去了,他才知道在少林寺练武不一定能够演电影。14岁时,他毅然离开了少林寺,独自来到北京打拼,继续寻找圆梦的机会。
初到北京,王宝强就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门口守着,一见到有导演经过,便给人家“翻跟头”。终于,王宝强得到了他生平的第一个角色--剃光了头,拖着一条假辫子,穿上长袍马褂,在“清代”的大街上“溜达”。虽然是个群众演员,“溜达”一天也只有二十元钱的报酬,但终于拍上了电影,王宝强打心眼儿里高兴,他溜达得比其他人更专心。
没多久,电视剧拍完播出了。王宝强瞪大了眼,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但在各个场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却始终没能看到自己。他知道了,群众演员和演员是不同的,就像《士兵突击》中讲的“马和骡子是不同的”,他很难过,但没有放弃。
在寻找机会的同时,王宝强为了饱腹辗转于一个又一个剧组充当替身、群众演员,挣得一天几十块钱或两盒盒饭,抑或在一个又一个工地找活儿干。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盲井》试镜的机会。王宝强说:“当时大家去试镜,轮到我说话,面对镜头我吞吞吐吐的,自己都觉得没戏,可没想到人家就要那种状态!”最后真的就定他当男主角,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人还在工地上,感觉瞬间喜从天降。一部《盲井》,让16岁的王宝强一举夺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
《盲井》之后的王宝强,终于算是小有名气了,但他绝没有任何架子,拍任何一部片子他都认真到了“较真”的地步。《天下无贼》有一场义务献血的戏,他挽起袖子--真抽。《暗算》中阿炳的两只耳朵会动,他通过练习掌握了这一“绝技”。在《集结号》中,有一段他抱着即将牺牲的战友大哭的戏,拍摄前导演问他“要真哭还是假哭”,他说“当然是真哭”,结果,哭得太过投入的他,鼻涕流了出来,而他自己却毫无察觉,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动容。《士兵突击》中,为了拍好333个“腹部绕杠”这场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每天都要坚持做200个俯卧撑,300个仰卧起坐。实拍时,王宝强一口气做了几十个漂亮的“腹部绕杠”,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在导演要喊停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住的王宝强,从单杠上突然失手摔了下来-手磨破了,腰扭伤了,他不得不休息了三天才继续拍戏。
在王宝强看来,真演和假演肯定不一样,所以他的演出都是来真的。
王宝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他前面的路还很长。而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则只能靠他自己所说的--继续吃苦。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愿意吃苦、能吃苦,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才能够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成功从来没有捷径,也不能投机取巧,这是王宝强告诉我们的,也是许三多给我们的启示。
季老曾不止一次地告诫年轻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就留下坚实的印记,切不可好高骛远,因为梦想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容易把自己看得很高,贪多求大,总想在事业起步时就能站在高起点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也就很难如愿以偿。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杰出人物,这种愿望本身是好的,但要想真正达到这个目标,光是心高气盛远远不够,你还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在自己还默默无闻、不被人重视的时候,不妨试着暂时降低一下自己的物质目标、经济利益或事业野心,做好一个普通人,做好一件普通事,这样你的视野将更广阔,或许还能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37387/bd8e18e41a4cf96f.jpg)
也许现在的你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够好,不够完善,但是只要你努力,每天都进步一点,哪怕就一点点,经过日积月累的完善,你都会有很大的进步。成功人士都是通过自己的点滴积累和进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一天也培养不出一个大师。只有那些努力、勤奋、持之以恒且脚踏实地的人,才能逐步走上人生的坦途。捷径常常是看似简单,实则崎岖的选择。真正懂得成功内涵的人,都不会放弃这种一点一滴努力积累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