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澄清两个概念,一个是哲学家,另一个是清醒。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家,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然而哲学界自身对于什么是哲学也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清醒则简单些,我们一般用这个概念述说那些能对世界作出准确判断的人。如果这一点能得到大家认可,那我们就把清醒这个概念的含义确定下来了。
接下来是哲学,虽然对于何为哲学不容易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历史上有些人被公认为伟大的哲学家,考察这些哲学家的相关看法,可以从侧面来回应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选柏拉图做例子,柏拉图对于何为哲学家有一个很有名的比喻,按照他的比喻,我们所有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身体被牢牢固定住,眼睛只能够盯着前面的墙壁。我们的背后是火堆,火堆的前面则有人拿着各种模型移动,模型的影子被投在我们眼前的墙壁上,我们一生所能看到的就只是这些阴影。某一天,囚徒中的一个突然摆脱了束缚,回转身来,发现他平日所看到的只是某些模型的投影,他努力爬出洞穴,又发现即便那些模型也只是洞穴外真实事物的模仿者,在柏拉图的观念中,哲学家就是那些逃出洞穴看到了真实事物的人。故事到这还没有完,逃出了洞穴的人怜悯他的同胞,于是回转洞穴想要解救他们,可是他的眼睛已经适应了洞外世界的光明,已经不能清楚的分辨昏暗洞穴内的阴影,于是对于他的同胞来说,他就只是一个被外面的世界弄坏了眼睛的人。
可以看出来,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的思维把握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中瞬息万变的东西并不等同。甚至于,早已适应了清晰明白的概念的哲学家,未必看得清现实世界的暧昧,这么说,哲学家又未必比普通人更清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