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读书笔记一放下,就不想写了,其它的事情也差不多这样。不过形成习惯而且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过段时间还是会捡起来,只要放低要求,不追求完美,写一句就算写了。最近一直没写,一是状态不佳,不想写,二是放久了,书的内容也忘了,三是惯性,一停再启动需要更多的能量。
刷足刷够了手机,也睡足了觉,不良情绪昨天也发泄过了,似乎有一点能量了。这个月的读书笔记一篇也没写,就随便记录一下,完成任务。
《家庭与夫妻治疗案例与分析》是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的作品,在母亲节那天用收到的红包为自己买的礼物。
这本书主要介绍是用案例的形式介绍了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评估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拓展目前的主诉:对目前存 的问题和存在症状的人去中心化;
第二步:着重探索使问题持续存在的互动:探索维持目前问题的家庭模式;
第三步:结构化地集中探索过去:探索重要家庭成员的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第四步:重新定义问题并且寻找新的办法
寻求家庭治疗的家庭多是以孩子出现症状来求助,普遍的情况是孩子出现症状是为了调合家庭关系,是为了家庭生的病,根源在父母的婚姻关系上。常见的模式是“夫妻中的一方与孩子的关系过于密切,而较疏远的的一方则处在一个或公开或隐蔽的关键性位置上。一个注重情感的妻子因丈夫的疏远感到沮丧,转而追随她的孩子,一个孩子对他母亲的心烦意乱很敏感,从而陷 入三角关系并始以某种方式付诸行动。孩子将父母拉到一起,或使他们为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而争吵。治疗方法就是重新建立家庭中适当的代际界限。这在李维榕的书里反复讲到。
让孩子做回孩子,父母是父母,夫妻是夫妻,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家庭的运转保持正常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破除三角化,建立代际边界是关键,但仍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丧偶式教育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父母教育方式互不认同,然后相互抵消掉了。
就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