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点体会

三点体会

作者: 橙子_安宁 | 来源:发表于2023-06-19 15:06 被阅读0次

三点体会

昨天在企业的十五周年系列活动上,听到了高层领导的几个输出,有些感触。

哈哈,先生说我,又被洗脑了。

管它洗脑也好,刷脑也罢。

对我,有所感触,有所输出,就行了呗。

第一点,势和事

这两个字读音一致,都读shì;笔画一样,都是八笔;结构相同,上下结构。

势的释义:1.权力,威力。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

事的释义: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2. 变故。3. 职业。4. 关系和责任。5. 办法。6. 做,治。7. 服侍。

势,也就是势能的势,气势的势,字面意思来讲那就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

事呢,则是具体的做事情的事,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具体的做事,才能取得经营指标的提升。

领导分享的理念是做事情要顺势而为。

如果顺应了形势,就能够事半功倍。如果逆向为之,则你干的再漂亮,也可能不能有很好的效果。

《势事论》是朱熹创作的哲学著作,在朱熹哲学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势事论》主张理分为势和事二者,认为理之所以为理,即因其有事。理之所棚迹以为理,又因其有势。其中,势即是事物形成及变化的原因,是事物存在的无形本体,而事则是表现于现象形态下的具体形式老神,是势的显现。朱熹认为,势和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而是相辅相成、彼此依存的两者,二者之间不存在主次之分。在朱熹的哲学观中,事是表现于感性世界中的,而势则侍和亏是超越感性世界的,是理智所能领悟到的。

其实,这一点,也可以挪用到与人相处上,和人相处,也是去察觉她/他的偏好趋向,在这个偏好趋向内行事,一样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果逆着他人偏好来,可能你做的再好再多,也不是他人想要的。

第二点,只问是非,不计得失。

其实,早在1935年8月12日,“东方剑桥”之父——竺可桢任浙大校长之前,其就解读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并且在他任浙大校长后,又多次重申“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而且此句成为“求是”校训最经典、最简洁的诠释,也成为他要求浙大学生必具的重要素质之一。1937年6月27日,他在浙大第十届毕业典礼上致词,告诫毕业生,日后“为人即在社会做事,应以但知是非、不计利害为训”。

领导分享的理念是,他在遇到任何事情,做判断的时候,在方向上,就会遵循这样一个理念。

按照只问是非的纲领,去做对的,应该做的事;

而不是因为做这个事情会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在权衡过得失之后,再确定是不是做。

我精心思考了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反向来做的。

遇到一个需要下决定的时刻,就会下意识的去在心里罗列,做不做呢,做了我能有什么好处,不做,我会失去什么,这个好处和失去,二者比较之后,权衡利弊,再下定决心。

所以,我们的决定,总是下的犹犹豫豫,耗时且长。

领导说,他自己有时候看一眼手机,对于他,一天里,需要下决定的时候太多了。

但是他从没有因为这个花费太多的时间,因为他每遇到一个决定,只需要考虑“只问是非”,很快就能给出内心的判断。

我延伸想了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能做到只问是非,不计得失,社会的幸福度也会大大提升。

每个人都在做着和自己三观匹配的事,是在乐而行之,当然幸福了。

没有得到和失去的考虑,也就没有那么多患得患失的顾忌。

现在的经济社会,所有幸与不幸,都是基于比较来的。

纵向比了自己的得与失,还要去横向比别人的得与失,根本不去看是非曲直。

就像怀有佛教信仰一样,如果每个人都怀揣着只问是非,不计得失的理念,我想,这个社会也会和谐安定许多。

往企业上来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做个一年半载的就做不下去了一个主要原因,一开始直接奔着“利”做事情了,欲速则不达,最后即使是成功了也是几个人做了几个项目取得了一点小成果而已。

第三点,文化的力量

领导分享的理念是:

文化的塑造:批评与表扬;文化的引领:任用与表彰;

文化的主导:组织的一号位;文化的改变:组织中每个人。

企业文化理念从认知层面的“知”,到认同层面“信”,到践行层面的“行”。

说到文化,就得谈到它的特征,好像在认知上,文化就是虚无缥缈的。

展示内容中,也可看到领导对它的总结,隐则无声,显而有形。

[if !supportLists]1. [endif]内化于心,外塑于形。

在内部做到心中有数,在外部做到行动一致,知行合一。先要理解,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导,实现由“知”到“行”的变,需要实际行动,重点落实在“做”。

[if !supportLists]2. [endif]自下而上响应,自上而下引导。

一是“自上而下”的以身作则,进行引导,另一个则是自下而上的跟随,进行响应,清晰地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

[if !supportLists]3. [endif]个体的心声,集体的共鸣。

个人理解,是尊重个体之间的不同,存在差异,然后大家一起发出共鸣的声音,求同存异,同频共振,共同前行。

[if !supportLists]4. [endif]实之于行,虚之于思。

其实和第一点同意思,思想是空泛虚无的,实际的行动才是可视的实体的。

通过有效的手段去塑造和引领文化,在每个组织中的一号位上,去作为文化的主导者,同时,能够看到组织中的每个人,接受变化的文化,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一成不变的,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改变。

相关文章

  • 三点体会

    1. 有钱人专注于自己的净值,穷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收入 格局决定结局,有大格局才会有大收获,有钱人专注于自己成长,...

  • 香港代购体会二三点

    结束一天的代购已经是深夜了,因为早上吃了一个馒头和一个鸡蛋,到晚上11点才吃第二餐的原因,由饿的前胸贴着后背突然吃...

  • 成长体会两三点

    持续写作输出几个月,时间不长不短,但是进步还是能够察觉到。或体现在写作本身上,或在与己的斗争中(写还是不写)。因为...

  • 课程开发三点体会

    课程是包含教材和教法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有利于更加深刻、清晰、到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极其重要,不可以简单理...

  • 当众讲话三点体会

    我们曾经经常会聊当众讲话,今天的文章,我想要和你分享一下,当众讲话的三点体会,期待能够给你带来一起启发: [if ...

  • 日更(30)2020-06-07

    本周六与周日闲着无聊,去体会了两天的演讲课,以下是一些体会与总结: 一、经过第一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

  • 读中美会晤

    学习中美会晤体会 学习中美领导会晤公告有三点体会。 一是大国信誉。习近平指出,中国内外政策是公开透明,战略意图是光...

  • 『平行宇宙论』历史与未来时间

    过去当下未来三点的时间整体与平行宇宙实相息息相关形成了历史与预言。能理解平行世界的关键那么对三点的时间整体会深...

  • 跟团旅游的两三点体会

    在北京自由行了5天,感觉还是没有玩够。不是北京大,而是个人觉得自由行花费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没有好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 看《我就是演员》三点体会

    用周末的时间看了《我就是演员》这个综艺节目,看了一天,深受启发。 1、用专业说话 每一个上台的演员,都很好的诠释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点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ee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