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3708/6f6bd496719b7336.jpg)
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一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吃过了端午节的棕子,便进入了盛夏。至于在盛夏,酷热难当,最让我这小吃货念念不忘的是母亲做的绿豆汤、绿豆糕、绿豆粥。我最深刻的便是母亲做的绿豆汤。我与绿豆有着深厚的绿豆情缘。
在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里时,小麦多金贵呀。母亲常常对我说:“你出生那年,一家三口才分得四十五斤小麦。中什么用呢?在六十年代粮食每家都很缺乏。因为咱家粮食少,你的营养便跟不上,常常饿得我哇哇大哭。我便用那点金贵的面粉熬点面汤给你喝。那几十斤的白面面粉是你的救命粮,凭那点面粉你才得以活命。”母亲说起往事往往很感慨,也很感伤。
所以母亲在种田上面一生都很敬业勤劳。以恭敬的心精心伺弄地。她口中总是对着我们唠叨:“人勤地不懒,种田怎么能惜力呢。”就是在后来,面粉一直很珍贵。每年生产队里分粮食时,小麦就几千手的一小堆,还不如现在我家一家生产的小麦多。一家也只能分那么几十斤。小麦是奢侈品,只有家中来高贵的客人时拿出来烙几张白面饼,用玉米换一块豆腐一斤豆芽。再有过年初一蒸一锅白面馒头,在馒头的顶上点上一个红点预示吉利。不过锅里的馒头不许动的,先供奉祖先再拜祭神位。只许大年初一吃一顿。
母亲喜欢作绿豆汤绿豆糕、绿豆粥,除了在夏天喝绿豆汤可以降温了中暑的原因外,最主要的的绿豆是杂粮。不如小麦那样金贵。据说,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位列五谷,与稻、黍、稷、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被老农民称为“田里长出来的肉”,营养丰富。而绿豆呢,只能与红薯为伍,居于杂粮之中且产量不高。
虽然身为杂粮,在我家,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我家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我母亲做的绿豆粥、绿豆糕、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我经常喝的的绿豆汤,就让我时时难忘。绿豆汤虽名为“绿豆汤”,但在铁锅里熬出来后是红色的,喝起来绿豆汤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在我们饮用时会我疯玩疯跑疯闹剧烈活动后喝起来总是带给我清爽的心情。父亲是高小毕业,很有些学问。父亲常对我喝绿豆汤时说:“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喝点盐水带盐水是一样的道理。绿豆汤消暑,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汗和流失的矿物质,这样就能消暑。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还有呀,绿豆汤能解毒。有一个传说,神龙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还有呀,绿豆能解毒。有一个传说,神农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要变得更红的,越红的绿豆越不好。”
当然,我家制作的绿豆粉条更是我喜欢吃的美食。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腻,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这也就是假冒绿豆粉条横行的一个原因吧。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红薯纯淀粉“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为佳。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棒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棒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绿豆细腻的淀粉制作的冰棍,特有的疏松感。一吃,清凉芳香,真是沁人心脾。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
再后来我十三岁时,让父亲做冰糕箱子。父亲是个能木匠。很快就做成了。那是一个染成白色的大木箱子,让父亲用红漆拓印上“冰糕箱子”。
我用自行车驮着冰糕箱子,到县城去批发了冰糕,再用厚实的小棉被子捂实。就骑车到村里叫卖。买冰糕的往往说:“大热的白天,吃上一块绿豆冰糕,真舒服的。”我总甜甜地说:“那是那是,五分钱一块,价格便宜包好吃凉爽。”
生意最火在麦收时。烈日炎炎似火烧,在打麦场,在收割麦子的地头,人们老远就喊:“卖冰糕的,过来。”我与自行车高得差不多,费劲就推着冰糕箱子跑过去。他们往往买十几块冰糕,看着他们吃得高兴。我的生意出奇地好,当天能把冰糕卖完。
我驼着冰糕箱子里,推着自行车着沿街走村地叫卖:“五分钱一个大的,二分钱一个小的。”
我的吆喝是对孩子们充满诱惑,那时没有什么零食吃,他们听到,往往就拖着鼻涕跑着围拢过来,纷纷递上几个分壳,我就一一地卖给他们。他们就急着往嘴里塞,吃得香甜,别人就馋得眼放光。没带钱的就急急忙忙回家,翻箱倒柜找硬币。
哈哈,这小顾客们的吃相是会传染的,他们咬着冰棍的快乐声,甜甜地冰冰地味道钩起了围拢的小子们的味蕾记忆。这时我就根本不用吆喝了,我只是收钱拿冰棍,按个来。哇塞塞,这卖冰棍的生意就是那么好,这少年地摊就是那么好摆。
梦回童年端午、夏天醉一回!这些我童年的生活碎片,慢慢聚散成绮,又渐渐氤氲沉淀成我快乐的人生底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