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拍过《霸王别姬》,也拍出来过《无极》,《梅兰芳》
冯小刚拍过《甲方乙方》,也拍出来过《夜宴》,《私人订制》
杜琪峰拍过《暗花》、《暗战》,《枪火》,也拍出来过《毒战》。
有很多导演,其实只要拍出来一部,只需要一部璀璨夺目的作品,那么这部作品所散发出来的余晖,能照耀到后续的平庸之作上。让它们跟着片头“XXX作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口袋的钞票。
只要一部作品,这辈子就成了。
也许是源于我对职业本身最纯粹的看法:做厨子的就应该烧得一手好菜,并让自己的技艺不断精进,去挑战味蕾所能感受到的极限和边缘,去捕捉那些细微精妙的味觉变化。做翻译的,就应该练就两国语言齐上阵的硬功夫。本来因为语言如隔天渊的两种文化,在他身上完美的融合,衔接。他动一动小手指,上帝做的“巴别塔”(注1)就此倒掉。同理,做电影的,就应该为大家造梦。
至于财富嘛,咱们格局放大点儿,那只不过是市场对于你拥有的情怀给予的一点点奖励而已了。
信息不透明,是所有市场上最大的弊端。大多数商品,如果在交易前尽可能让买方知道关于商品的一切信息,那么这个交易会非常安全。但是恰恰好多商品都是信息不透明的,比如装修市场,比如电影市场。我们看预告片,好精彩好激烈,配着扣人心弦的BGM,觉得这个片子好棒。结果一走进电影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之前写过《关于电影骗钱这件事》,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多电影做的无非就是欺骗消费者而已。
结合上面所说的关于职业的看法,我觉得很多导演和演员的作为,如果将他们比喻成一个“骗子”太显苛刻,那么就比喻成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白领吧。不管他拥有怎样显赫的名声,不管他穿着多么酷的衣服,神色冷峻的出现在时尚杂志的封面,他还是一个为市场打工的普通白领而已。
这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甄子丹同学。他就像是一个勤奋的在电影市场上不断挥着铁锹挖矿的“矿工”。他尝试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和造型。觉得哪个形象得人心了,那么就不断的重复演绎它,演绎也并不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再创造。而只不过是借着前作的好评再捞一票而已。叶问有了1,当然有2,甚至还会有3。《导火线》这片子好勇斗狠的形象获得好评,就来了个《特殊身份》,我草草看了下预告片,简直里面的动作设计傻到不能再傻。把一个小喽啰打翻在地,丫的头还能在地上反弹上无数下,这是说明甄子丹的拳头够硬,还是说明那个娃的头够弹性?
当然,自然会有同学说,拍出符合市场口味的东西难道有错吗?投资方、导演难道不是应该去迎合市场的吗?可问题是,你往往一味的迎合市场,观众们会觉得导演和作品真的好傻逼,进而掐自己的大腿里子不好好在家休息跟着这么多傻逼一起蜂拥而至电影院,还没看完就琢磨着怎么在网上大骂该片了。而如果你能多一点自己的想法,出于对自己职业的负责,想一想自己年少时三五好友在大排档喝到酒酣面红后,曾经要造多么大的梦给人们看,也许市面上的垃圾傻逼片子就会少一些吧。
王朔和冯小刚是老了。他们曾经狂傲过,面对一帮如苍蝇一般蜂拥而上的记者,横眉冷对,操着顺溜的北京话想骂谁就骂谁,底下的记者们跟吸了海洛因似的拿着个小本本儿仰着头吸溜着鼻涕狂抄狂记。他们曾经有这个资本,因为他们年少时的才华和狷狂。他们一把推倒了那么些个循规蹈矩的老人们,大喊“死开你们这些老古董”,大马金刀的坐在了宝座上,那时候的他们从未想过自己在若干年后,也成为吃老本儿的老人吧。
我虽然不曾挂过,但是我想人在快挂的时候,想到的不会是这辈子赚了多少的钱,而是回顾一下这辈子给这个世界留下来了哪个值得让自己骄傲的作品吧?冯小刚那时想到的是《甲方乙方》?还是《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私人订制》《夜宴》呢?
再想一想,能坚持不退化、很难做到。鲜花掌声荣誉,声色犬马,出入各大仪式,每个人递上来的都是笑盈盈的脸,每个人都争相你在你身边拍照,这么过是若干年,你还能保持那份初心么?
现在想想,人的一生还是少年时最好。不用妥协那么多,虽然有时候人微言轻,但是有血性,有骨气,有才华,有使不完的力气和精力。也许我们都应该在老态渐出时,将屁股后面那条狐狸尾巴收拾起来,悄无声息的退到舞台的幕后,把这片天地让给那些跃跃欲试的年轻人,这也许才是明智的做法吧。
[注1] 巴别塔(希伯来语:מגדל בבל Migdal Bavel;也译作巴贝尔塔、巴比伦塔,或意译为通天塔),巴别在希伯来语中有“变乱”之意。[1]据《圣经·创世记》第11章记载,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塔顶通天能传扬己名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