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窗外天气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原定的家庭户外登山活动也被迫取消。每一次恶劣的天气,必然令城市景点的游客流量和营收大打折扣。当把视线聚焦到手上6英寸的屏幕上,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朋友群、订阅号、公众号、好友信息在微信这个生态下,相互交错,互不干扰和谐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一个又一个小红点接连不断的跳出,一片欣欣向荣。互联网推平了整个世界,任你狂风暴雨,与我何干。
滑动、点击、触控,一连串的动作,既简单又习以为常,就完成了公众号“吴晓波频道”的18年续费。在这个成为吴晓波社群粉丝一周年日子里,想为我所理解的吴晓波写几个字。
1
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吴晓波频道自媒体创始人,头头是道基金创投基金合伙人、狮享家新媒体基金合伙人。
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学习,大学期间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复旦图书馆,按图书馆的数目读完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大学三年级就读到了只对研究生和博士开放的阁楼,书目主要聚焦在文学、历史、哲学;一本《李普曼传》影响他走上职业记者道路,并作为终身追逐的偶像践行自己;
1990年大学毕业,连同他的同班同学,放弃保研资格,任职新华社杭州分社,开始长达13年的记者生涯,13年的时间让他可以借助新华社的强大背景在中国各地采访、调查、见到想见的人;
1994年开始给各大报刊、杂志写专栏,一直坚持到现在,持续的努力让他成为了中国最贵的财经专栏作家,最贵是1个字1块钱;长期沉浸财经圈的职业敏感度,让他觉察到房子和土地在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稀缺性和增值性,从98年起十几年的时间在杭州每年买一套房,按每套100平杭州房子均价计预估在房产上资产超1个亿。投资房产的同时,98年以50万元买得千岛湖的一个岛,如今岛上种植的4000颗杨梅树酿制成“吴酒”,曾经在吴晓波频道三天的时间被预定3.3万瓶,将粉丝、社区、内容电商结合的恰到好处;
从30岁开始出书,并一发不可收拾,保持每年一本的速度,以下浅蓝色为最佳反响的代表作,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2009个人以7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2009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
作品系列:
《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大败局2》(2007年)、《激荡三十年》(2007年)、《跌荡一百年》(2008年)、《吴敬琏传》(2010年)《浩荡两千年》(2011)《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013)《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2014)《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2015)《激荡十年 水大鱼大》((2017)
2003年离开新华社,一边保持写作的计划,一边开始经营自己的图书计划蓝狮子财经出版社,蓝狮子挂牌新三板,市值10亿;2014年开始创立吴晓波频道自媒体,经过4年的时间打造280万的粉丝群,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财经领域社区,A轮融资1.6亿后市值20亿;
2
吴晓波致力于中国企业案例和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和写作,殊不知其本人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成长效仿案例。
读了吴晓波的书五本,每天听见吴晓波的四年音频约1000条,吴晓波视频183期(喜马拉雅有音频)后,试图结合我的理解去剖析吴晓波老师的成长。
22岁出入职场的吴晓波,就显示出对自己职业的超前规划。他为自己制定了“三三三”的规划;三年之内成为一名合格的财经记者,六年之内成为新华社最好的财经记者,九年之内成为财经行业最好的记者。
吴晓波说过,他的人生很有阶梯感。30岁之前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记者;30到40岁,需要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40岁,则会考虑开始退休。
30岁前,吴晓波所有的选择都是在投资自己。任职新华社做记者期间,借助新华社的影响力可接触到鲁冠球、柳传志、宗庆后等企业家,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同时,借助专栏写作,锻炼了他的文笔和叙事逻辑,为以后成为财经作家也做好了铺垫。
2001年,33岁的吴晓波凭借《大败局》一书的出版一战成名,从此奠定了他的财经写作领域的江湖地位,在接下来十多年里厚积薄发频出佳作。职场上通过打造专业能力赚取工资性收入同时,吴晓波也显示了极高的财商,不断通过专栏写作、投资房产来增加财产性收入。吴晓波说,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在吴晓波看来,作为知识分子,要想获得思想自由必须得先财务自由,当职务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各占一半时,你就离财务自由不远了。凭借专栏写作、《大败局》的大卖、房产投资所积累的经济基础,2003年早已获得财务自由的吴晓波选择了离开新华社。
吴晓波花了13年的时间,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国内著名私募投资人但斌在他的《时间的玫瑰》书中写道:“巴菲特最伟大的地方,并不是他在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的财富,而是他对于自己的投资理念一辈子的信奉和坚持。”吴晓波年少时就确立了职业方向,独立的思想、阅读、超强的人生规划、马拉松式的长跑执行力,在我看来是吴晓波他第一个十年(1990年 - 2003年)取得成功的关键。
3
离开新华社后,吴晓波成为了一位专职写书的自由人。由于他本人是贝塔斯曼的专栏作家,在2005梁前后,贝塔斯曼出版业务退出中国,吴晓波全面接手“蓝狮子”品牌,并成立民营公司,将其改制为企业化运营,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财经出版机构。
按吴晓波的话说,在之后的十几年里,“蓝狮子”出版社把自己折腾的够呛。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随着互联网数字化媒体的兴起,纸媒逐渐默认没落,“蓝狮子”的转型之路也是一波三折。但是,面对企业经营,他却永远怀着好奇心,高利润率并不足以让吴晓波满足。面对蓝狮子的未来,他说:“我们还要变革试错,不断往前跑,就算会冒险。”
蓝狮子因为有了吴晓波的名气,加上整个团队也在不断摸索中进行试错、转型,蓝狮子的日子过得要比别人更好一些。“我们现在基本已经从出版角度,完成了第一轮的转型,最近又引进了战略投资人。从总体利润率来讲,我们应该是国内传统出版业利润率比较高的一个公司吧。”这一点,是让吴晓波比较欣慰的地方。
2011的,吴晓波受腾讯邀请写《腾讯转》。这本书历时5年后出版,在这5年期间,也正是腾讯爆发式发展时期,最为显目的就是微信的崛起。写作过程中,吴采访了腾讯60于未内部人士,作为商业财经媒体人的敏锐意识,预测在强大流量红利优势下,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自媒体必然引爆。
2014年,吴晓波创立吴晓波频道,成立了巴九灵文化创意有限公式。充分享受了微信公众号早期发展的红利,如今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财经社群。吴晓波频道中的整个文化产品体系,也是在不断的迭代进化。从吴最开始公号每周两篇的专栏文章,与爱奇艺每周一次的吴晓波视频(早期主要为了倒流圈粉),知识音频付费爆发下的“每天听见吴晓波”,以及后来的社群线下的书友会,转型大课、思想食堂、自媒体电商,一年一度的吴晓波年终大会。每一个都成为互联网粉丝经济下,知识付费的爆款单品。
如果说前十年,吴是在打造财经作者这个IP。在这个十年,吴通过零边际成本互联网工具,找到了十年前所写书的读者,将其聚集在了吴晓波频道,打造了一个强大的粉丝经济,并将线上线下融合,不断试错推出精品内容。将IP、社群、线上线下、内容、电商结合的恰到好处,互联网把这个世界推平了,你服不服。
踩准时代发展大势,明确自我的优势,深耕专项领域,积极去拥抱新兴事物,不断的学习、颠覆、尝试、迭代。在我看来是吴晓波他第二个十年(2004年 - 2017年)取得成功的关键。
生活中的你我,绝大多数是“我爸非李刚”,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实现阶层跨越短时间是难以达成的。每一个成功光环背后,绝对是无比寂寞的努力和付出。你我皆平凡人,选择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持续地阅读、思考、分享,就可以建立领域里绝对的护城河。一方面用于督促自我的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长久以往或许可以积累一群共同关注这个领域的朋友,也就有了产生商业价值的可能。
4
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是吴晓波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其中也收录了写给他女儿的同名文章。
吴晓波透露,自己的生活节奏很慢,习惯睡懒觉,晚上不工作。喜欢打麻将、看电影、看韩剧,基本上有点分量的影片都不会错过。通常在下午5点半完成一天的写作后,会去楼下的健身房锻炼1个小时,以便保证自己能够穿“只适合没有啤酒肚的男士”的Giorgio Armani西装,活得从容而有诗意。
一个商业世界里风光无限的男人,你始终无法与“打麻将”、“看韩剧”字眼联系在一起,但确实吴调节自己,让生活慢下来的一种方式。在吴晓波看来,生命本身是一场浪费,那就要看每一次的浪费是否美好。在如今唯财富论英雄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在往前冲,职场竞争不敢有丝毫懈怠,子女教育担心稍不留神就输在起跑线上......每一个脸上都写着"奔跑",“努力”,“焦虑”这一类词汇,确忘了当初我们为何出发。
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皆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的美好。一顿周末精心准备的早餐,一次令人愉悦的家庭户外活动,一次酣畅淋漓的健身运动,一次品茶、赏花、登山的朋友聚会...都是生命中美好事物。生活不缺少美,缺少发现美的心灵。
5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一是健康的身体,二是自由的灵魂。
以下文字均摘录于吴晓波《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书,实在是太过喜欢。
我们这一代,多少属于天生地养的一代。我们从贫瘠的物质和精神年代走出,在骨骼和思想长成的那些日子里,父辈奔波于生计,国家则忙于经济的复苏和意识形态的角斗,他们都顾不上好好看管我们。我们在学校里胡乱地读书,吃进无数的垃圾,却又在思想的荒原上肆意地寻觅疯长的野草。步入社会之后,既有的秩序濒于崩溃,“效率”替代所有的法则至高无上,而我们所储备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应对很多突发的事件,甚至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所匆忙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在量化、冷酷的现实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那些年,我开始信奉这样一句格言——“作为知识分子,你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罗斯福的这句话里有一种决然的挣脱,它告诫我,读书人应摆脱对任何外部组织的人身和物质依附,同时,其职业选择应该来自兴趣和责任,而与生存无关。这是一种来自西方的价值观,最远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将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人局限于“有产男性公民”,即“无恒产则不自由,不自由则无道德”。
自由是世俗的,它不在空中,不在别处,它就在地上。作为一个读书人,你能否自由地支配时间,你能否自由地选择和放弃职业,你能否自由地在四月去京都看樱花,你能否自由地与富可敌国的人平等对视,你能否自由地抵制任何利益集团的诱惑,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心态或勇敢的问题,而是一种现实能力。
与自由相比,理想则是一个人的自我期许和自我价值呈现的方式。千百年来,无数中国读书人为了理想以身相许,他们把自由出卖给帝王、党派或豪门,试图以此换取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看来,这是不值得的。理想是一个“人生的泡沫”,可大可小,可逐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但是,自由不可须臾缺失。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论及“人的荒诞性”,曾说,“一个人始终是自己真理的猎物,这些真理一旦被确认,他就难以摆脱”。
所有生活在世纪转折的中国青年,几乎是被商业浸泡和“掠夺”了青春的整整一代。当我们一无所有地走出校园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是烦琐的职业、昂贵的房租和无尽的物质诱惑,为了让父母放心、伴侣幸福、上司满意,我们必须用所有的青春去预支、去交换。于是,有想象力者成了最优秀的策划家,辞藻华丽者成了最繁忙的广告人,有运作力的则成了所谓的商业新贵,再也没有人等待春天早上的那个敲门声,再也没有人可以笔直地站在“总统”的面前。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在中产阶级仍很落后的国家,都曾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盛行不择手段地通过赚钱牟取私利,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阶段。而成熟商业社会的标志则是,人们从对物质的追逐中脱离出来,开始去发掘生命中另外一些抽象的、形而上的价值。
百年的积弱和贫困,使得今日的中国依然处在一个创富的激情年代中,一切以经济为中心,一切以财富为标杆,所谓的智慧、快乐与价值都似乎是可以被量化的,而伦理、道德则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它们的底线往往可以被轻易地击穿。
如果没有清晰、超然而有规划的生命观,那么任何财富追逐的结果都将是灰色的、茫然的。这样的话题,对今天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是那么的陌生,但是我想,可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百分的醒目。我希望穆罕达斯·甘地式的观念能成为普世的生命观。这位终生节俭而倔强的印度人将下列现象称之为“可以毁灭我们的事物”,它们包括——没有规则的政治,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劳动的财富,没有个性的知识,没有道德
在一个一切均可以用财富量化评估的商业社会里,思想自由不再是一个哲学名词,而是一种昂贵的生存姿态,它应基于财富的自由。
——吴晓波《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