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

作者: 立早433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18:11 被阅读0次

  《皮囊》是我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在家才在网上搜罗到的书,这是一本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是一本认心、认人的书,看完会有许多感触。

    作者是生活在一个福建沿海小镇,这本书大多讲的就是作者在这个小镇上经历的事,(我也在福建待了好几年,有种莫名的亲切。虽然不是同一个小镇,但我认为可以忽略不计啦( •̀ ω •́ )y)。实不相瞒,我也是一个从小镇出来的文艺青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所以这本书中的很多情绪,本青年产生过许多共鸣。但是相比作者的童年生活,我还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他阿太(外婆的母亲),残疾的父亲,坚韧的母亲,关于他童年的回忆和一些朋友,母亲对即将要搬迁的房子重新修建的执着,瘫痪的父亲对于行走的渴望。刚开始我会不太理解,为什么母亲执着于搬迁的房子的重新修建,为什么父亲把自己搞得那么狼狈也不接受自己已经瘫痪的事实。我想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是反对母亲对房子的重新修建还是像作者一样理解母亲的想法。或者能不能接受父亲的瘫痪,当起稚嫩的“一家之主”。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也得不到这个答案。

    作者非常的平静,像是一个旁观者叙述这些往事。这可能和他的经历有关,就像文中的阿太,她在厨房把手指切断了,也只是哎呀一声说没事手指切断看了就像切的不是她的手指一样。或许阿太说的挺对的,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我们都是戴着皮囊的灵魂,这副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这个家庭所经历的家庭和苦难,母亲在绝望时买老鼠药想要自杀,父亲瘫痪后固执的以为锻炼可以恢复健康的身体而一次次的折腾受伤,作者都是冷静的叙述,也许经历的多了,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书中还多次提到神灵,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我也会跟着奶奶去庙里祈祷,觉得很稀奇,没有神的概念,后来长大了他们都说这是一种封建迷信,但我还是经常在心里默默祈祷,再后来,老师说因为经历的很多事情我们没办法改变,只能祈求神明能听到,帮助我们渡过这些难捱的时期。神明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心中是否有信仰才更重要,这也是给我们的一点微弱希望,支撑着我们渡过一个个的难关。

    后面还有几个故事也精彩,比如,我们终究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好好生活,怎么享受生活?是不是引人深思?再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的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也希望大家可以“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相关文章

  • 皮表

    人,皮囊千种千样,好的人有平凡的皮囊,不凡的皮囊,丑陋的皮囊。普通的人有平凡的皮囊,可人的皮囊,不堪的皮囊,坏的人...

  • 皮囊皮囊

    蔡崇达的《皮囊》今天终于读完了,读这本书的战线我拉得很长,从18年年底到了19年初,足足看了将近两个月,男友说我不...

  • 皮囊

    一副皮囊一场人生,人生如梦,梦醒皮囊休 身体不过是一副皮囊,支撑着灵魂,没有灵魂,皮囊也就是皮囊,皮囊加上灵魂才成...

  • 皮囊

    皮囊的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就是人生。既然处在皮囊阶段,那么就爱惜这副皮囊,同时善待其它皮囊吧。

  • 蔡崇达,你的《皮囊》我很喜欢

    读了蔡崇达的《皮囊》,我想说,蔡崇达,你的《皮囊》我真心喜欢! —— 读《皮囊》...

  • 灵魂下的皮囊

    人 孤寂又完美的灵魂带着皮囊而来 在皮囊中找寻原本完美的自己 皮囊太重牵绊着轻盈的灵魂 皮囊终于在日积月累中放弃了...

  • 《皮囊》

    《皮囊》 yyf 2019.3.26 初看《皮囊》还是在16...

  • 《皮囊》里的皮囊

    ——“我们的生命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

  • 皮囊与灵魂

    皮囊与灵魂 每个皮囊都装着一个灵魂, 每个灵魂都蜷缩在皮囊中, 兴奋、疼痛、颤抖 不知道是皮囊在动,还是灵魂在动?...

  • 《皮囊》读后感

    最初读《皮囊》是因为看到了蔡崇达所描述的《皮囊》的那段话,“我们都是穿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幅皮囊的用处就是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hf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