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很好,天气很热,完全感受不到初秋的气息,趴在床上就着照在房间里强烈的光线读书,除了没有花草虫鸣,完全是一种躺在公园里的感受。
读了韩梅梅的《一个自己的房间》,其中一篇“空房子”让我感触颇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那酸涩的爱情,为那爱情里倔强的人们,为那未知的交错的多舛的人生。无论生命的轨迹有多么不尽人意,但生活的脚步还是在继续着,裹挟着各种味道,也许是孤独,也许是惶恐,也许是很多很多我说不出来的复杂的感受,这应该就是生命里最神秘也最让人无奈的地方吧。
这几天断断续续地也读了不少书,读到某章某节也有那种能够让人共情的桥段,也生出了些许感慨,但到准备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能输出一些很深刻的想法,这让我不禁怀疑自己的输入方式是否正确,可是我的读书方式也并非走马观花,读到某处精彩的部分还要反复阅读,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以前看到某本书上说,人的知识面应该像一张网,每一次精心的输入都会让网越来越广,但前提是这些知识的点状结合是在一个维度上,而不是分散地处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这里所谓的“精心”,应该就是每次输入的选择与勤奋的思考,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选书,不论题材,不分流派,一味地紧着自己的爱好去读,那人读一辈子可能也只是个庸人。当然读书不过大脑,一路走马观花,计划再详尽,选书再精心,那人读过的书就像为填饱肚子吃下的饭,也都只是个过场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