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首先,看了诗的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唐朝时期的侠客,而为什么要写侠客,李白与侠客的渊源在哪里呢?如果了解唐朝的文化,就会知道唐玄宗在位时曾经封过“三绝”: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
李白会写诗,那就不用多说了,李白会武剑,那就值得一提了。李白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里面有一句话描述自己的话“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当然这句说的是他的文学天赋。在六岁时便可以背诵六甲(见图一),十岁时就看完了《诸子百家》(见图二)。还有一句“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有点我们现在说的,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的意思,而在他的自荐书《与韩荆州书》中有这么一句“白拢西布衣,流落楚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充分能体现他对剑的痴迷,自十五岁就开始练剑了,还与个诸侯们切磋过武艺。这就足以说明李白的剑术那是相当的了得,由此可以看出他也是也是当时唐朝的一名侠客,有着匡扶正义,为民请命的豪情壮志。
既然是侠客,有着侠骨柔情。那用自己最擅长的文笔写下这么一篇《侠客行》就不足为奇了。就像现代人喜欢唱歌,崇拜自己的偶像一样。
看一下前四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四句是对赵国剑客的形象描述,赵国的侠客系着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侠客的冠带],手上拿着像雪一样白的吴钩宝剑。骑着银色马鞍的白马,跑起来跟流星一样快。可以看出李白心目中的侠客就像我们看电视剧里面的男主,又帅又酷又潇洒。
而接下来的四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十步以内就可以杀掉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杀完人后挥挥衣袖,扬长而去,做了好事,除暴安良,为民请命,却始终不愿意留下名号,这是李白对侠客的歌颂,体现出了他内心的那种不可言表的豪情壮志。
再接着就引出了一个《窃符救赵》的故事了,这个故事里面涉及到三个人分别是侯嬴、朱亥与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1] 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侯嬴:战国时魏国人。家贫。年老时始为大梁(今河南开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
朱亥:朱亥,战国时魏国人,隐居于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当屠夫。魏安厘王十九年(公元前258年),因侯嬴的推荐,成了信陵君的上宾。
《窃符救赵》的故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的长平军,又进兵包围
赵首都。信陵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给魏王和公子书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一个隐士,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侯嬴向信陵君献计:“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进出魏王的卧室,作一番努力能把兵符偷出来。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了三年,从魏王以下想求人为她父亲报仇,但没有找到。于是如姬对公子您哭诉,您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想为您去死都在所不辞,不过没有机会罢了。您只要一开口求她,她一定会答应。那么拿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可以向北援救赵国,向西打退秦军,这是王霸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求如姬,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公子又听从侯生的计策,带原隐居在屠市中当屠夫的朱亥一起去。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合上兵符,仍怀疑这件事,抬头(“手”通“首”)看着公子说:“我现在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想不听从。朱亥袖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椎,打死了晋鄙,公子于是掌管了晋鄙的军队。然后挑选得精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
秦王见信陵君有合纵败秦之能,乃用蔡泽之策,遣使邀信陵君面会于秦,实则意欲擒杀。信陵君闻讯不肯入秦,故向魏王进谏,让朱亥奉璧使秦,魏王同意了。
结果朱亥到秦国后,秦王不让朱亥返回,要求他为秦国效力,高官厚禄,应有尽有。朱亥不同意。秦王就把朱亥关进一个装有老虎的大铁笼子里来威胁朱亥。老虎看见有人被投进笼子,就猛扑过来。朱亥大叫一声“畜生,你敢!”那老虎吓得趴在朱亥的脚下,动也不敢动。秦王无法,只好将朱亥囚禁起来。朱亥见回去无望,就用头撞柱子,柱断而不死,于是用手扼喉,喉断而死。
而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后。因自感对魏君不忠,自刭而死。
回到李白的诗中“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可以看出李白是很想有信陵君这样的朋友,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展示他一身的才华与抒发他一身的侠气。
同时也暗示了他当时怀才不遇,希望得到赏识的心里。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二壮士的豪举,干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他们纵死而侠骨犹香,不魄为是盖世之英豪。要做人就要像他们这样的侠士一样,传名百代,为人称颂。
而最后的两句更有意思了,不是讲侠客,而是在批判与侠客的形象与品质正好相反的扬雄那样的儒生,直到头发白了,还在写《太玄经》。
总结:由侠客的穿着与形象入手,再到描写侠客的品行,而后是《窃符救赵》的故事,无不表现出了李白对侠客的崇拜与向往,以及自身怀才不遇,无法实现治世大志的愤慨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