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年都会立下新年flag,无一例外都是:“我要做xxx”。
最近在“得到头条”上学到一个新的立flag的方法,非常开脑洞:你不要去写“正面清单”,也就是那些你想做的事情;而要去列“负面清单”,那些你“打死也不想做”的事情。
这是日本作者金川显教在《讨厌的事打死也不做》一书中提出的方法。
回想我们自己的经历,如果有人问你“你想做什么?”你可能要仔细思考一下,但如果问你“什么事儿你特别不想做?”你会立马说出很多。
用产品经理的术语来说,“负面清单”是你想解决的“痛点”,而“正面清单”是让你自我感觉更好的“痒点”。痛点比痒点更清晰、更能激起你的情绪感受,从而更有可能让你作出改变。
所以,2022年的新年flag不妨从负面清单开始:
第一步,把你脑中浮现出的所有不想做的事情写出来。
关键词是“所有”,也就是不论大小,只要能想到的,统统写下来。可以是不想做饭、不想打扫卫生等日常琐事,也可以是“不想上班”这样的大事。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记录自己的细微感受。比如说,平时我们可能会冒出这样一些念头:“我跟这人并不熟,他结婚为什么要邀请我?”或者,“我手头的工作还没忙完,同事叫我一起去见客户,我真的不想去。”虽然有这些想法,但最后,我们往往还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去做了。这些事情,要细致地列在清单里。当你把它列出来,你就有了改变的契机。
第二步,把刚才列出来的事情分成两类:一类是马上不做,一类是将来不做。
很有可能,当你写下“不想坐地铁通勤”这一条时,会马上自己反驳自己:不坐地铁还有什么办法,我总不能天天打车或者搬家吧,这条写在清单里也没用。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不要用“能不能”来判断清单事项,而把它分成马上不做和将来不做。暂时无法改变的事情,把它放入将来不做,但它只要出现在清单里,就会刺激你去思考,去改变。
第三步,将这张“负面清单”贴在醒目的位置,比如办公桌上或者冰箱门上,保证自己每天能看到。
对于那些可以马上不做的事情,要立马行动起来。解决之后,就把它从负面清单上划掉,会很有成就感。而那些将来不做的事情,只要一想到某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就写上去,等时机成熟了再去做。
这份负面清单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最终的执行,而是在制定过程中对自己生活的洞察和反思。通过写下“负面清单”,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