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心中除了有见父母的开心,常常还会还伴了份烦躁。我想我的童年和青春期多半是不快乐的。贫穷而高傲,敏感又自卑,活的很沉重。我在这里生活了17年,承载了很多的回忆,虽说这几年好多地方都变了样,但是嘈杂依旧,走在窄窄的街上,熟悉又刺耳的乡音,扑面而来的灰尘,从前的那份感觉仿佛又回来了。脑子里想起了我印象深刻的、童年极不愉快的两个小故事。
(1) 我出生时我爸爸已经53岁了,小时候经常有人会误认为是我的爷爷。上小学的时候,我很不懂事,觉得爸爸很老我很丢人,不让爸爸送我到教室门口,只让他送到校门口。有一次,我早晨起晚完了,没吃饭就去上学了。上午上课的时候,突然发现爸爸在窗外张往着,手里拿着一堆东西,原来他担心我饿着,来给我送早餐了。我当时很不高兴,下课直接冲出去对爸爸说,我一点都不饿,你快回去吧爸爸。爸爸根本看不出来我的情绪,笑着对我说,宝儿赶紧吃了,你正长身体呢,不吃饭可不行。我还是说我不吃我不吃,你赶紧回家吧,边说边推他。老爸无奈,就骑车走了。
(后来和老爸问起这件事,他努力的想了想,说不记得有这回事了)
(2)有一次家里没钱了,我妈让爸爸去邻居家借钱,这个邻居刚好是我好朋友小兰的妈妈。爸爸刚要出门,妈妈对我说,你跟着你爸爸去小兰家玩回去吧。我隐约听到爸妈说借钱的事,但是没想太多就去了。到了小兰家,还没开始和小兰玩,爸爸就把借钱的事说了,然后兰妈就准备去拿钱,我顿时觉得尴尬无比。当时应该只有六七岁吧,但是自尊心已经很强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也没有好心情玩耍了,很想立马回家。小兰大概看出来我的窘迫,一直逗我高兴,小孩子之间的感情还是很纯真的。当晚回家后,心中暗暗责怪妈妈不考虑我的感受,但是出于家里的实际情况又不好把自己的情绪发作出来,只是心里对父母既同情又怨恨。
小时候常常听到妈妈和别人聊天,夸我们姐妹几个从小就特别懂事,知道家里不富裕,出门的时候从来不主动要玩具,要好吃的。看见好看的衣服,妈妈主动说买也不敢要,语气充满赞美。我每次回想起她说这些话,已经忘记她是发自内心还是在安慰自己。可是哪有小孩子不喜欢这些东西的,只是越懂事越让人心疼罢了。
其实我12岁之前,家里过的一直比较紧张。4个孩子同时在读书,全家几乎都靠爸爸一个人来养活,真的特别不容易。我记得当时爸爸想过很多办法去挣钱,除了正常工作,还抽出时间去办补习班,给私立学校去代课,和亲戚们合作过生意,没日没夜的奔波,总是很瘦很瘦,很忙很忙。而当时的妈妈就更累了,除了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一日三餐,还自己创业,自己办幼儿园替补家用。孩子多,用钱的地方多,日子总是不太富裕,辛苦挣来的钱刚好能解决温饱和日常开销而已。
现在的我,活到30岁了,也到了可以做母亲的年纪,才渐渐对自己童年的寒酸释怀。我想起对于当时的父母,要求他们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实在过于苛刻。生活本来就不易,做为4个孩子的父母更加不容易,虽说那时的日子艰难,我的父母还是积极乐观的面对着未来,靠着自己的双手,尽最大的努力,给了能给到我们的一切。无论如何,我能做的还是感恩和庆幸。
说来惭愧,我活到30岁才开始心疼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