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笔记(38)‖文体写作之二议论文体读后感写作

写作笔记(38)‖文体写作之二议论文体读后感写作

作者: 朱朱哥弟 | 来源:发表于2023-10-15 06:58 被阅读0次

    整理/朱朱哥弟

    议论文体,主要指依靠摆事实、讲道理或是逻辑论证等议论手段表述作者的某种思想见解的文章。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专门叙述、刻画具体的人、事、物、景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而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或普遍规律。

    论点要鲜明,论据要确凿,论证要严密,这是各类议论文写作的共同要求。

    论说文思想内容的准确、深刻,主要来自作者对于自己的认识对象或论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学习议论文写作,不仅要掌握归纳、演绎、举例、类比等一般的论证方法,还要努力提高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发现真理、接近真理,是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性保证。

    议论文的种类很多,主要学习读后感和短评的写作(实用性强)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过某一书籍、文章、故事或其它文字材料后,表述自己心得、体会或由此引发的感受、思考的文章。

    心得:在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体验或领会到的知识、技术、思想认识等。

    体验:亲身经历;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体会:体验领会。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

    二、读后感的写作

    读后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读”和“感”这两个词意上,也就是阅读性和感受性。

    阅读性,要求读后感的作者首先必须熟读原文,读懂原文,正确领会作者的意图,充分把握作品的特点,这就是写作中所要强调的从材料出发,从原文意思入手的第一步。

    感受性,是指阅读者必须善于抓住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感受、触发、联想,及时加以梳理,引发思考,从而才有可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由实而虚地提出问题,展开论述。

    三、读后感写作的基本思路或主要要求

    1、细读精思,全面把握

    读而懂,准确把握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客观意义,由此而生发的感想和体会才能言而有据,切合实际。还要读而懂得书中所没有明自写出来的东西,即能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那是更高也更为理想的标准。

    一般来说,可以作为读后感或材料作文的阅读材料的,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一个材料主要集中地表达一个中心或主题,诸如一些名人格言,成语故事,或是传记文学中的片段材料。例如: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东汉时有一少年,独居一室,其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以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居?”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梁启超的《论毅力》末段写道:“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进也。’孟子曰:‘有为者,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优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以上这三段材料各自的中心很明确、突出。第一段说明只要自己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第二段讲的是做小事与做大事的密切关系;第三段比喻做任何事如不能坚持到底就会前功尽弃。抓住这些意思作为读后感的主旨,自然不会偏题。

    第二类,是一段文字多层意思,从中可以提炼出不止一个观点或主题,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以及写作读后感的时间、地点或对象等具体情况而有所选择。

    例如:美国福特公司有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工程师们会诊了3个月,没有结果。最后只得请权威斯坦因梅茨诊断。他调查研究,反复计算后,用粉笔在电机某处,画一条线,说:“打开电机,把画线处的线圈减少16圈。”照办后果然运行正常。福特公司询问要多少报酬,他说1万元。有人嫉妒说:“这是勒索。”斯坦因梅茨听说后提笔在付款单上写了个说明: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9999美元。

    有人从中概括出多个观点见解:“谁是真正的权威”;“给知识以应有的价值”;“复杂劳动的重要性”;“看问题不可只看表面”;“不要犯‘红眼病’”;“科技的较量往往不是数量的较量”;“应得的报酬,巧妙的反击”·····

    第三类,是将两段以上的材料放在一起,要求阅读者从它们的内在联系或是个性与共性的分析比较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会或论述中心。这类训练可以着重考察作者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例如:

    南郭处士,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工之侨献琴《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这两段寓言材料,所揭示的主题有相同之处,都涉及如何识别一个人或事物的外表和本质、真相和假相的问题,但也有不同之处,在于产生这些真假莫辨现象的条件和背景不完全一样。滥竽充数的故事表明,问题主要出在齐宣王考核乐工的办法有缺陷,造成了使假造假者有机可乘的环境,这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外在的原因,也就是体制问题;工之侨献琴,则不仅体制问题,更有社会观念问题。那些“国公”、“乐宫”以古为美,以古为珍,并不知何谓真古而盲目求古,这种庸俗、糊涂的观念不仅是自己显得愚昧无知,也对原本不想造假的工之侨起了腐蚀作用,使他也成为一个骗子式的人物,其社会影响可谓更严重。把握了两段材料的共性与个性,读后感的主题开掘也就有了比较深厚的基础。

    2、由此及彼,生发感受

    读懂了原文,把握了原文的中心之后,就要由此及彼地提出论题了。

    有感而发、由此及彼,指的是写读后感,要在个人准确理解原材料内容特点、思想意义的基础上,联系其它事物,进一步阐明自己这些具体体会所具有的更为广泛的普遍现实意义。这是提出论题的基础,首先要强调感受和见解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亦即观点和切入角度的新颖、独到,不停留在人们通常的、习惯性的认识上。

    如有一篇读《三国演义·失街亭》有感的文章(陈永松《从孔明斩马谡谈起》),就对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一历来受到人们肯定的行为措施进行了新的评价。作者在肯定了诸葛亮执法如山的精神后,又提出了问题:“素以深谋远虑、谨慎小心著称的诸葛亮,既然已经知道街亭‘干系甚重’,对手又非‘等闲之辈’ ,却为什么又偏让这个‘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去守呢? ”接着,作者展开了分析和论述,并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虽是一家之言,但有理有据,说服力较强。而“任人唯贤”的原则又是人才管理学上的重要课题,具有广泛、深刻的普遍意义,有力地加深了这篇读后感的思想深刻性和现实针对性。

    3、剖析原文,阐明观点

    读后感的“阅读性”,要求作者自己读懂还要引导读者更好地领会它们的内容精华和艺术、逻辑力量。因此,需要对原文自身的思想层次、逻辑结构或艺术情境进行必要探讨分析。另一方面,读后感的“感受性”又要求作者具有更高更宽的思想视角,既能紧扣原文,又能超越原文,由此及彼地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

    剖文析理,就是用作者自己的思想见解作为审视那些具体材料的新的视角,在唤起读者对于那些材料的原有印象的同时,又在认识程度上有所深化和提高。

    杨修之死

    相传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是个文学家,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后来成为“一代奸雄”东汉相国曹操的谋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操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杨主簿赐教!”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讳。 

    有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奶酪),想巴结他。曹操尝了一口,突然灵机一动,想考考周围文臣武将的才智,就在酥盒上竖写了“一合酥”3个字,让使臣送给文武大臣。大臣们面对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杨修求教。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给大家分吃了。大家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说:“是魏王让我们一人一口酥嘛!”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为杨修的聪敏而拍案叫绝。而后,操问其故,修从容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虽然喜笑,而心头却很妒嫉杨修。

    曹操多猜疑,深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复上床睡。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假装作梦,佯惊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惟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

    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忄享)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忄享)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悖。(忄享)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公何收拾行装?”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忄享)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曹操得知此情后,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谣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例如:阅读《杨修之死》的读后感:读罢《杨修之死》,掩卷沉思,心中不禁升起疑团:修之过?曹之过?思之良久,才恍然大悟:修之过也。

    杨修之过,一曰卖弄才华,锋芒太露。杨修确实是学识渊博,才华过人。但是纵观杨修一生,并没有在军事上、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奇谋良策,像郭嘉、程昱那样,却一味在“门内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类的小事上卖弄小聪明,以致一再遭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杀的祸根。

    二曰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来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至于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岂能乱来?

    三曰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表面看来杨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惇也夸他“真知魏王之肺腑”。但是对曹操的早就“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他却一无所知,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参与曹氏家族立世子的争斗,本来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把他放过,而他都毫无自知之明。曹操就立世子一事,问过谋士贾羽,贾羽就不敢表态,在大事上他显然比杨修要聪明多了。总之,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怨不得别人的。看起来,一个人的聪明有才华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用到点子上,又不能谦虚谨慎,好事也会变成坏事。(选自《全国中学生佳作精选》语文出版社1996年)

    剖文析理还有另外两种常见方式:

    一是所读材料的内容比较复杂,所能说明的问题很多,无法逐一论及;或是材料主要内容的性质特点别人已经谈得很多,重复难免落入俗套。因而就需要突出一点,甚至另辟蹊径,从别人不大注意的地方确立自己的论述目标。譬如彭瑞淑的《为学》,是初中语文的传统课文,不管教师教学还是学生作文,讲到这个例子,一般都是围绕穷和尚靠“一瓶一钵”就敢去南海的言行赞扬他的坚定志向和奋斗精神,富和尚则是衬托着以正面形象的反面例子。但也有一个作者别出心裁地发了另外一通议论:读过彭瑞淑的《为学》,大家都会对富僧大家批评,诚然,富僧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没能到南海,这确实是应该大加指责的。但是,大家多忽视了另一方面,那就是富僧听到贫僧由南海后来之后,脸上显出的“惭色”。仅此一点,笔者认为也是值得赞许的,因为能显出“惭色”,就说明他有了悔意,他的“惭色”至少会成为他今后实现理想的一种动力······

    接下去,作者便从中外古今的名人事迹中举了几个实例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巧取一端出新意)

    二是所读材料的内容本身并不复杂,但作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加以充实改造,扩充它的内涵。这样写起文章来,不仅立意容易推陈出新,对于具体事理的剖析,也有可能像抽丝剥茧那样,具有更加丰富的层次感。

    4、叙议结合,情理交融

    如果说,剖文析理是读后感写作的基本任务,叙议结合就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表达手段。注意,叙述是帮助读者熟悉作者要介绍的作品,叙议必须结合自然,互为表里,议论、感受只是起到一种点拨或照明作用。材料内容的引述力求简括,以尽量有助若不是防碍作者自己论述的展开为前提。

    情理交融可以说是写好议论、抒情、叙事性等各类散文的共同要求。就读后感的写作来说,作者的阅读感受,不可能是纯粹的理性认知,也不应该是袖手旁观的冷漠反馈,他们因该饱和着作者自己的审美理想或爱憎分明的情感体验。换句话说,作者的文字应该对读者起到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的作用。例如朱占军写的《机会就在你身边》(中国石油报“百家言”1998.6.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笔记(38)‖文体写作之二议论文体读后感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pm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