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我们中断了两次课程,昨天周五下午第二节,是我们班的国学课,孩子们期待已久!
每次小钱老师都会在课程结束之后公布下次的预习内容。这次的课程主题是传统节日~中元节。
小学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学生从视频中读懂了中元节的来历:地藏菩萨目连孝敬母亲的故事。

中元节的日期是农历的7月15日。



有关中元节的诗歌,小钱老师挑选的是《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千株万树凉液清爽的霜气笼罩中,中元日的明月映照京城大地。儿童们竞相结伴举起荷叶灯,到处是灯火,散落在繁华的街市中。


学生们朗读两遍之后,小钱老师讲解古诗大意,他们明白了,这首诗是与中元节有关的。

接着介绍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习俗主要是祭祖,放河灯、焚纸锭、祭祀土地等等。


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祖、祭祀土地、祈丰收、吃鸭、


然后,小钱老师着重介绍了放河灯的习俗。


我们是河南北部地区,这里也有过中元节七月十五的习俗,但是我们的习俗,但是只有祭祖。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
经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中元节的有关知识,并诵读古诗,积累学习古诗词的经验,真好!感谢北京童年一课搭建的网络公益平台,更谢谢为我们辛苦上课的南京工业大学志愿者钱周熠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