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微信群里偶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善良,是佛前的一朵莲花。心怀善良,便萦绕满怀馨香,延己及人。它能洞穿黑暗,直抵灵魂。
砸破狭隘的锁,开启心与心的信赖与共鸣,既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用善意的微笑和言语来温暖彼此。
不要妄自捣毁稚嫩的希望,不再断然冻结真挚的情谊,少些倔强与仇恨,多份宽容和体谅,自然会坐拥点点滴滴真善美的记忆,消融悲伤、化解懊恼,让生活一寸一寸地灿烂开来。”
这么有道理的话,为什么我看了这么反感!读完第一句,我本能的起了一丝抗拒,看到这样文字的时候竟然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厌恶感。
曾经我是个十足的“鸡汤党",看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总是会莫名的喜欢,好像找到了人生的真理和法宝。
咋一看,这文字多优美!意境好,文采也不错,道理讲的很符合三观。告诉我要善良,要好好对待别人,要对别人微笑,要宽容。我们不就是要这样生活吗?做这样善良的人吗?
从前,我通常都会拼命的把他们记在脑子里,然后到了某个场合,分享给别人,劝慰别人,显得自己好像挺有学问,看的挺开,想的挺有深度。
如果别人再加上一两句夸奖:“究竟是读过书的人,就是有学问。”我就会内心窃喜,飘到了九霄云外,不认识自己是谁。
在这样的虚幻感觉里活过了30年,乐此不疲。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多年过去了,带着这样的很多有道理的道理信心满满的去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时,屡屡被生活的现实打回原形以后,突然悟到:
我最多也只是个知识的二道贩子。知与行不合一,却以为只要知道就行了!
这些很有道理的废话通常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像个鹦鹉一样的只是说着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怎么做的话在自己骗自己,心甘情愿的被囚禁在某种类似这样的观念所构造的牢笼里,自说自话,顾影自怜!
我相信,上面那段话是别人有感而发,符合他当时的某种经历和心境。
但没有足够生活阅历的我们,如果拾人牙慧,不懂得怎么去从行为中创造结果,只会云云亦云,是在作茧自缚。
把自己包裹在一个一个有道理自己却做不到的观念里,不能动弹。如同小孩穿了件大人的衣服,无论它怎么时尚、有范儿,终归还是不合身。
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曾经留学海外的国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被李云龙打败后,他气鼓鼓地说:“我按照在国外军事院校学的战略战术打,而李云龙他小子却不按规则出牌,胡乱打一通。这一仗老子真是不服气,这仗不算,老子要和李云龙重新打一仗。”这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就是一位典型的“以理透事”的人,而李云龙就是典型的“以事透理”的人。
以理透事,事透理已渐远,以事透理,事透理尽在其中。
生活是实在而接地气的,要面对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在这些小事儿里悟道。没有在深夜的孤寂里品尝过心碎,不会懂得什么叫爱情。就像没经历过肚子咕咕叫前胸贴后背的空荡感觉的人,不知道什么叫饿。
不要活在这些似是而非没有去体验过的观念和道理里,少用鸡汤来灌晕自己,体验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生活态度。
有道理的心灵鸡汤,慎喝,小心被这样的腔调所麻醉。被蹉跎的岁月,回首不再从前,再见已非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