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生活是个舞台,
戏码 可以是我们进入内在的催化剂
戏码会那么让人感到兴致盎然而难以自拔,主要是因为不管在依赖还是反依赖的角色里,我们都坚信自己才是对的,但其实我们只对了一半。
我们看到别人的虚伪错误,却没有看到自己也是这样。
现实的案例我们看到,很多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其中一方抱怨另一方。
一般而言,依赖者比较反依赖者更常主动预约团体工作和会晤,因为依赖者在这类改善关系的努力上较投入,而反依赖者则请想法以静坐、爬山或工作,来面失和的关系。
同样,身为一个依赖者,,我们通常比较容易感受到自己的痛苦。然而要结束戏码,就得往自己内在看而不是把焦点放在别人身上。
经历多次重复的状况之后,我们迟早会开始人情,无论角色怎么变化,戏码还是会照旧演下去。事实上,戏码常常迫使我们不得不走入内在。
反依赖者和依赖者将会找到彼此。他们是挣扎着想要变得完整的两个部分,各自将自己少掉的那一块投射到对方的身上。
要认出自己失落的那一块,这两种人必须发现彼此,相互吸引的强大能量正是来自于此。
当双方迸出爱的火花,彼此间的能量绝不只是生物性的,它同时也存在我们内在想要变得完整的高层意识。
不幸的是,我们常常缺乏觉知和认识来利用这样的境遇走入内在,并学习更了解自己。相反,我们总是迷失在戏码里。
感到绝望是个绝佳的起点
我们很快就会来到这样一个时点,认为事情没办好,这辈子也找不到真爱了。
但从经验来看,这是很棒的一个关健时点。这绝望的关头给了我们足够的动力,进行内在刻不容缓的工作,
仅仅盯着关系上的问题、质疑伴侣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或是将一切归咎于别人的错误,并不能转化这些旧模式。
重点不在于改变“外在”,而是”内在“下功夫。除非深入根源,我们不可能解决这一团纷乱。
在内在,我们既是个反依赖着,也是个依赖者。我们可能会在同一关系中或者经过好几段关系后,发现这一点。
然而,我们迟早都要走入害怕孤单、害怕亲密关系的恐惧中。
当我们终于停止把焦点放在外在,不再认为幸福和问题都是来源于外在,而开始处理羞愧、惊吓和被遗弃的伤痛时,依赖和反依赖的戏码就唱不下去、无以为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