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了生命更好地成长——读《你好 寒假》有感

为了生命更好地成长——读《你好 寒假》有感

作者: 一木青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8:44 被阅读0次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虽然偶尔也会翻阅书籍,但不过是囫囵吞枣,根本没有进入到深度阅读的状态。这种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状态让我感到焦虑与不安。

          静下心来,我告诉自己,不要急于求成,踏踏实实,从现在开始,再慢也要坚持阅读,再少也要坚持思考。

          翻开《你好 寒假》,映入我眼帘的便是:

          此书献给孩子们。你们是寒假、暑假的主人!祝愿你们享受美好而充实的假期!

          此书献给家长们。你们和孩子们、教师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着一个新的生活世界!

          此书献给教师们。你们的投入,将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新范式,实现对第四教育世界的创生。

          短短几句话却饱含着编者激动与期待,而我们也可以获取到很多的信息:孩子是假期的主人,是假期活动的主体。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何在假期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儿童立场?)如何调动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帮助学生获得美好而充实的假期?如何理解学生假期的“充实”?第四教育世界的创生离不开教师、孩子的投入,更需要与家长们“一起”,如何理解“一起”,如何才能实现合作、实践、创生?

    一、直面人的生命

          学生的寒假生活成为了教育的“空隙”!成为终身教育意义上的“空白”,如果缺乏对这个蕴含复杂教育信息的“空隙”的研究,那么将有悖于教育的宗旨。(P7

          李家成教授也指出,要从人的生命全程视角认识寒暑假的独特价值,即回归到具体的人的存在,在“个体生命史”层面探讨“教育”与人的生命的关系。(P25)寒假生活研究绝不仅仅是布置一项不一样的作业,而是重建对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的理解,重建学生、家长、教师的交往关系,重建另一种形态与方式的生活与教育。”(P2)

          我们一切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行为都不应脱离“人”而产生和存在。“新基础教育”倡导教育应直面人的生命,应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全面地发展。寒假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时间段,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个特殊时间段的特殊意蕴,才能更好地促进寒假生活的重建。

          初为人母,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与幸福,同时生活也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生活也变得忙碌而无序起来。清醒和自由的时间显得那么短暂而珍贵。我更为深刻地理解为人父母的不容易,理解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独立的真实存在的个人,而我如何才能更好地育“人”,让学生更好地成“人”?是阅读,是思考,是实践。

    二、研究是基于问题的发现

          真正的研究源于教育敏感:发现问题、发现研究资源、发现研究空间,同时预期其研究结果,透析其研究价值。教育敏感的获得就在于教育实践。(P9

          这是一个全新的班级,原班级学生全部属于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因父母工作变更,流动性非常大,每年有十余名学生转进转出,六年级又因小升初原因,一部分学生转回老家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班级人数,原小蜗牛中队在2018年秋被拆。4班32位同学与原小蜗牛中队15位同学组成了新小蜗牛中队。32位同学均没有自发组织或参加活动的经历,班级中仅有雷思琪同学有组织活动的经验。作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寒假也意味着返乡探亲。相比暑期而言,人员的组织是我们面临的又一大困难。

          那一日我问孩子们,是否想参加假期活动?有13位同学立刻表示不想。相比较原班级全员参与的状态,我的心里还是有很大的落差。但很快,我又感到惊喜,惊喜于他们会表达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应和我的想法。

            如何唤醒学生沉睡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寒假的主人,如何让他们过上充实而美好的寒假生活呢?能否挖掘出更多的资源?能否在假期促成他们学生领导力的发展?我还是打算从问卷调查开始。

    二、尊重学生主体性

          这样的实践,直接确认了新的学生观:“确认受教育者是一个具有能动发展需要与可能的生命整理,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由他人根据需要或目标去塑造的客体,更不是物”。(P14)

          当我们用生命意识去看待学生,自然而然想去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发展诉求。我们在学生和家长两个层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和采访。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不想参与假期活动的原因主要有:1. 没意思,都是你们老师说了算。2. 得回老家,参加不了。

          我们还感受到孩子们有着许多许多的想法,尽管有些想法只是美好的愿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表达出了对于寒假的美好期待,对于自我成长的诉求。学生和家长关注的寒假的关键词有:开心、年俗、陪伴、献爱心、旅行、家务、学习、团圆等。在征集寒假生活设想时,学生和家长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比较聚焦的是“团圆送温暖”、“年俗年味”、“了解、保护家乡”、“学习”,这几个主题,其中18人次提到“年俗年味”,人数最多。

          还记得我们在上《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我随堂问了大家能否说说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然而只有一位同学表示对家乡习俗有一些了解,这个数据让我感到十分震惊,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家乡文化。正是这次课外拓展激发了学生探寻家乡年俗年味的兴趣吧。

          后来,我们又通过讨论会的方式,结合家长、学生、教师的想法,以及学校的特色, 确定了“爱我家乡美”、“别样中国年”、“温情暖人心”,“趣味学习园” “绳韵诵读1+1”,五大活动主题。讨论会中,大家各抒己见,思考大主题下的活动点,后期我们将讨论过程中提到的活动点、活动奖项设置、温馨提示都收录在手册中。

    三、发现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寒假”将学生、家长和教师置于多维的、动态的空间之中,教育资源是如此的丰富。(P13) 主体之间教育的发生,需要资源。在“你好,寒假!”项目研究中,作为主体的人的理解、需要、实践、体验和素养发展,就是核心资源;而更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是涌现了几乎无限的教育资源。在其中,仅与“过年”有关的,就有回乡之路、亲人相见、购买年货、做年夜饭、拜年方式、当地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就内容的差异而言,本次项目研究涉及学生的健康、安全、全科学习、体育锻炼、社会服务、家庭生活、外出旅游公乡村田园、城市生等众多主题。(p16)

          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如何整合丰富的资源?我们在活动之初应当有一个一定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定位。并发挥教育合力,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又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生成的,而我们也应当利用互联网,关注实践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在参加这次活动前,我内心也曾纠结过,因为自己本学期没有担任这个新班级的班主任,对于学生了解不多;我的孩子尚小,十分粘我,个人的时间非常少;太久没有学习与思考,已经严重与队伍脱节……但我总是想起李教授说的,“不要去设想成功,也不要去担忧自己没有什么,而应当去挖掘自身有的东西,在尝试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研究。”对啊“教育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追求人真正的发展”。那么,投入进去吧,方法总比困难要多的,能克服一点是一点,能学习一点是一点,能思考一点是一点,能成长一点是一点!只要勇于去做,就会有发展的。为了“生命”更好地成长而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了生命更好地成长——读《你好 寒假》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ud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