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地下铁》是马伯庸的老作品了。但是放现在看来,还是那么的想哭。
故事发生在一个蒸汽朋克式的大唐,混合了玄幻,魔幻等诸多元素,指向的确实当代社会的现状。那就是千辛万苦过龙门,最后成为底层打工人。
鲤鱼过龙门,在传统意义上一直是非常励志的事情。它代表着只要努力,终有一天可以成为龙,可以脱离现在的阶级,脱胎换骨,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然后呢,是什么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个故事里,越过龙门的鲤鱼门确实化身为了龙,但他们却不能飞翔。
因为在越过的一瞬间,他们就被法术控制,被迫撕掉自己的逆鳞,乖乖的带上链拷,为居住在长安城的人服务。
这个场景多像是那些寒窗苦读上榜的学子们,在拼命奋斗毕业后,投入了社会中的样子。
他们以为自己的努力会换来更好的生活。但实际上,离开学校的一瞬间,他们就必须要抛弃自己的叛逆,抛弃自己的理想,乖乖的低头,成为一枚螺丝钉,社会打工人。
地下城的龙做起了地铁,他们无法有自己的思想,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如机械般工作。最终死在地下,扔入骨坑。
这就好像每个打工人的命运。在有价值的时候,就要听从公司,资本的力量,做着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直到没有价值了,就被抛弃。
可能有人觉得我说的太悲观了,但实际却是如此。如今还有多少人从事的职业与他们所学的相关。多少寒窗苦读医药的学生,毕业后去做了销售。又有多少大厂员工在中年被裁员。
马伯庸这本《龙与地下铁》,只是换了层科幻,魔幻的皮,讲述了当代社会困境。就像是电影《年会不能停》一样,充满了打工人血泪。
但是,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是因为它能跳跃出现实。马伯庸的作品正是如此,这本书的结局,他给了一个神话史诗又温暖的结局。
可以说,他用另一种独特的视角结构了哪吒闹海。也可以说,马伯庸是同情打工人的,是同情那些为了理想而拼搏过的打工人,所以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结局。
但这是现实生活所无法给的。也因此《龙与地下铁》这本书才那么的特别。
这本书真的超级推荐,尤其是人到中年后,更是对里面的内容有了不同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