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乏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有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往往蕴含了很多科技理论。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几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重器,这些东西老外看了都不得不羡慕。
可以长期保存的氢弹
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制造的氢弹,都无法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储存,这是因为氢弹中聚变材料氚每隔12.5年就会减少一半,这就导致氢弹保存越久威力越小。
但是多亏了我国的“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在制造氢弹时限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就用了一个独门绝技,这是中国仅有的,使造出来的氢弹不仅与美国的T-U氢弹的威力一样,而且降低了维护成本。
于敏构型氢弹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氢弹无法长期保存的问题,这也使得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常备氢弹核武器的国家。
世界上唯一的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
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卫星,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抗衡外国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能力。
中国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回答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百年之问”。
事实上,在量子物理学诞生的一百多年里,有关研究始终长盛不衰。但是,在只争朝夕的国际科研竞争前几十年,一直难见到中国人的身影。起步晚,是中国人甩不掉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弯道超车”。
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本身能造的出来的大概就中美了,何况500米口径这个规模的加工能力要求高,大概也就中国能造出这个体积了。其中钢板、钢索要求都极高。
说到钢索,中国造大桥的能力冠绝全球,主要是工程能力、材料性价比和施工机械水平决定的,直接亮瞎了国外网友的钛合金眼。
中国有全部的工业门类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中国拥有联合提到所有工业门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理论上所有的工业用品我们都是可以自己制造的,只是有些工业产品水平高低的问题。比如就单项来讲,造大飞机不如美国,电子和材料工业不如日本,机械精加工不如德国,不要脸不如韩国,开挂不如印度。尽管有这些差距,不过也没太大关系,所有的工业门类我们都有,而且我们所有的工业门类都在齐头并进,都在进步,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除此之外,中国是唯一掌握和推广特高压输电的国家,在特高压行业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的高铁技术虽然师从德国和日本,但是很明显青出于蓝;全球排名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是美国最好的超算泰坦的五倍,第二名也是中国的。而且中国超算的CPU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算被认为是让美国科技领先的核心力量之一,现在中国后来居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