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孤独、自由归于心

孤独、自由归于心

作者: 微醒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5-28 01:45 被阅读0次

        不知多少月前的一天,我一个人开车走在空旷的高速公路,忽然一种感觉涌起:寂寞而充实。我急于把这种感觉写出来,又忙于赶路,终是没有停下。我试着解释这种感觉,脑海中闪现一个词:孤独。寂寞是孤独的表象,充实才是孤独产生的效果。

        昨夜听王德峰老师讲阳明心学,他讲到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区别,说西方哲学主要是知识哲学,“心”主要指“头脑”,西方哲学寻求如何通过理性的法则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而中国哲学主要是人生哲学,“心”来源于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哲学寻求如何在有限的的现实世界里安顿能生出无限烦恼的“无限心”。

        因而,当你感到孤独时,往往只有想摆脱“孤独”的烦恼,而没有现实世界里各种“关系”所产生的烦恼,所以心反而会感到“充实”。

        孤独和寂寞的不同,寂寞更像是一种情绪,而孤独却直指心灵和生命。当人感到寂寞时,攒一个派对或拥一个爱人就能治愈;但是当他感到孤独时,就像绝症,只能缓解而不可痊愈。他或置于闹市或倨身一隅,或忙碌或无聊,总能感受宇宙荒荒之大而个人渺渺之小;他或正戚戚而悲,或悦悦而乐,或安静或洒脱,总能感受心灵的漂泊和涤荡。

        但孤独的人是自由的,他将自己置身于偌大的世界却又仿佛与世界无关,着眼于世界的飘渺和虚无,沉沦于人生的荒诞和束缚,而灵魂却洒脱而自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自宋明以降,中国哲学三家合流,儒道佛殊途同归,即人生要得自在,需破除对“心”的尘蔽。陆象山讲“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讲:“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宝藏论》讲:“不睹众相,常观金体”;《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而,孤独是通往自由的路径,但真正自由的实现——佛陀是在菩提树下顿悟,阳明先生是在龙场悟道,我们凡人只有靠不断地修心、修行。

                                          2023年5月28日

相关文章

  • 红尘俳句11

    白杨树伸出冷爪 远方孤独的自由神啊 何时归春?

  • 孤独于心

    我们曾经那么孤单无助,也曾那么自以为是。这就是年轻的我们,这个时代的我们!我们在灯火辉煌的城市里格外孤单...

  • 一张思维导图让你学会《幸福的方法》

    小归:大隐隐于市,小归归于心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大家每天忙忙碌碌,有的认为是财富自由,有的人认为是身体健康,有的人...

  • 行随于心,想归便归

    好久没有出去走走了,身在田园之间,似乎早已对这样的景司空见惯。 今日天气晴好,站在门前看向远山的那一刻,突然间我心...

  • [生命哲学初探]生命自由之路

    生命自由之路 上篇 解开心灵的束缚 生命的自由与解脱,根本在于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可是对于心灵,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 人生三重境界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心灵则要插上自由的翅膀飞翔。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不能与...

  • 能否自由与孤独,在于能否与真实的自我相处

    - 自由与孤独,不可轻 - 能否自由与孤独,在于能否与真实的自我相处 自由与孤独,如真相一样,难以近。 自由与孤独...

  • # 010孤独,始于心

    # 010孤独,始于心 就像是一场自说自话的独角戏,散场后,才发现剧场只有你自己。 从微博到微信,我们开始学会了晒...

  • 傻蜗牛……哈哈哈哈

    喜欢孤独,享受孤独。喜欢简单,活得简单。喜欢自由,放纵自由。 孤独之中有自由,简单之中有快乐,自由之中有自我。 醉...

  • 流浪

    远方 衔着孤独的重量 掂起生活 消磨风不干的落寞 迸断捆于心间的枷锁 觅求一场倔强自由 摒弃燎灼滚烫 付诸于胆量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自由归于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w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