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发现班里很多学生手里都拿着纸条在班里同学之间来回逛游,我便问了同学们怎么大家手里都拿着纸条呢?
“老师,纸条是用来抽奖的,一个墨囊抽一次纸条,纸条上写着中奖信息,口罩,笔芯,还有可能没有奖。”有几个自告奋勇的来告诉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真是有些惊讶,这不是一个公平交易,口罩,笔芯等这样的小物品的价格要比墨囊低,而且有的纸条没有奖,如果被抽到的话,组织者就白得一只墨囊。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经济头脑,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出自十岁孩子的想法,确实不一般。
“是谁先开始的这个小活动?谁的想法。”我疑惑的问道。
“老师,最开始是小晨弄的,很多人都找过她抽奖。”小晨?从开学到现在,小晨的表现一直不理想,开学两个多星期以来,纪律上约束不住自己,上课时坐姿老是歪歪扭扭坐不端正,课间时间也老是发呆,愣神。很明显学习状态不对,心思不在学习上,我本来就想针对近期表现找小晨聊聊的,又出现了这个事情。我当时很生气,守着全班学生对小晨进行了批评。
“小晨,你怎么能在班里做这样的事情呢?这种“做生意的方式怎么能带到班级里来呢,即使再小的东西那也是家长辛苦挣钱换来的,这种变相获利的方式是不对的,班级是学习的地方,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立即停止这种行为!”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过去了,第二天晚上,小晨妈妈打来电话“孙老师,小晨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昨天晚上躲在自己房间里偷偷的哭,今天早上孩子问我,能不能不去上学。是不是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听到孩子妈妈这么说,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那天的处理方式过于草率,没有考虑小晨的感受,导致孩子在同学面前失了面子,心理受到了伤害,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小晨妈妈,并表示了自己处理方式的不恰当,一定会及时找小晨单独聊聊,解开小晨心理的疙瘩。
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我想我需要及时找小晨沟通,安抚她的心理,争取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小。早读时间,我把小晨叫到了办公室,让她坐下来,消除心里的芥蒂。
“小晨啊,老师那天不应该在班里批评你,没能考虑你的感受,老师向你道歉。”话一说完,小晨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老师,这个抽奖活动不是我先开始的,是小远同学先弄的。而且我也没有想着占同学便宜,只是觉得好玩。”
我耐心的和小晨讲了讲这个抽奖活动为什么不合适,并告诉她,老师一直都很喜欢她,当时的批评,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同时,对于她开学以来的不佳表现,我也进行了引导,希望以后有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和老师家长沟通,不要闷在心理,只要改正错误,依然是老师喜欢的那个小晨。也希望小晨不要为此收到影响。
作为老师必然很多事情,大都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考虑,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要学会采取换位思考的态度。有些学生在犯错的时候,应该也会有一些辩解或者委屈,这个时候作为老师一定要先聆听他们的心声,然后才做出正确地判断,并给出批评及改进意见,而不是盲目草率的处理,影响了孩子的心理。这件事情也为自己的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敲响警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想想他们的感受。以后一定引以为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