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做不对,应该怎样怎样”,“你看你,你看你,又怎么怎么样”…之前家里我经常这样对家人说,虽说效果不怎么样,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听同事说家里的段子,他们夫妻俩不管是什么事起了争执,同事都会说:“对不起,我错了,中不中?”老婆接着发力:“错哪了?”“我不应该怎么怎么样”,明白人一听就明白同事没错,但因为她老婆就是不往正理上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所以同事往往先服软,我觉得这位同事是比较睿智的,但我却做不到。
在身边也不少爱抬杠的夫妻,抬着抬着就进入激烈争辩阶段,一定要争个输赢,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最后就算赢了,心情也遭透了。
最近看《人性的弱点》,第一篇文章批评是要不得的,看后深有感触。文中作者年轻时给一位知名作家戴维斯写信请教有关写作的方法,因为他之前收到过一封信,信上写着一句话:信件内容是他人口述的,我没认真审阅。这两句话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他猜想这封信的内容一定来自一位大人物,而作者为了引起戴维斯的注意,在信中引用了相同的话,谁知,戴维斯没有回信,将作者自己的信寄回来,在后面写着你的态度狂妄到了极致。事后作者也知道错了,但天性使然,他更多的是痛恨戴维斯,对他的行为感到愤怒。甚至10年后,听到戴维斯去世,还是满怀愤恨,尽管作者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但谁会承认呢。
因为人都有很强自尊心的,批评或苛责往往会导致对方的自尊心受挫,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如情绪失控,言语攻击或更甚。
上周因为女儿食积发烧两天,因为知道原因,我没带她去医院,在家里熬。婆婆心疼,第二天晚上发烧时一直说去医院,期间公公有问孩子怎么了,婆婆抱怨说总让孩子不吃药熬,最后不都是吃更多药,还有她懂个屁之类的话,我越听越来气,越是坚定不去医院的想法。而实际上,心里是明白白天让孩子只吃的大山楂药作用有限,必须服用其他药物治疗,但因为婆婆的话,硬是让孩子受一晚上罪,幸好天亮没事了。
看过书,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心里,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知错犯错,现在回想很是后悔,书中有大量真实案例讲述怎样利用别人的弱点取得成功的例子。相信每个读过的人或多或少会找到自己的影子,理解那个当下,完善自我。
我现在试着从身边人做起,少批评,多赞扬,多留意别人的需求,慢慢有意克服自己的弱点,期待生活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