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赞美教师的话数不胜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可当自己踏入教师这个行业,才真正明白教师这个词背后的意义。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那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成长。教书育人不再是简单的四个字,更是一份责任,一份重担。
教育初体验
几年前,我还是一位全职妈妈,面对自己的孩子有时也会束手无策。一转身,我竟成了一名教师,需要陪伴几十个孩子成长的教师。一根粉笔,一个讲台,一群学生,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给大家上课,上课该讲什么。站在讲台上,我非常紧张。我那一声颤抖的“同学们好”,回应的却是孩子们铿锵有力的“老师好”。那一声响亮的“老师好”至今还回响在我的耳边。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让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三年来,我如走在迷雾森林般,跌跌撞撞,不停地摸索着前进的道路。这一路,学习,成长,改变如影随形。拨开云雾,灿烂的阳光如此耀眼,直达心底。
2016年6月,我任教三年级。学校里都是外来务工的孩子,父母没时间管,孩子小小年纪就很独立。他们善良、淳朴,但是不会读书,不爱读书。为了教好他们,我阅读了很多专业书籍。如《优秀班主任的60个管理创意》《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案》《魅力女教师修炼记》《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等。
我把从书上学到的各种教学、管理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全球教学》中的五项有效的课堂守则:守则1,迅速遵从指令。守则2,发言前先举手。守则3,离开座位前先举手。守则4,做出聪明的选择。守则5,让你们亲爱的老师开心。如有同学在课堂上吵闹,我立即喊“同学们”,全班回答“到”,他们就知道应该安静了;如果有同学上课回答问题不遵守举手发言的规则,我会提醒课堂守则2,孩子们同声说出“发言前先举手”,那些七嘴八舌的孩子立马坐正,高高举起他们的小手。经过一次次的学习、磨合,孩子们把五项守则记在心里。就这样,课堂纪律渐渐好起来。
教书育人,教师不单要教给孩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堂堂正正的做人。育人先育德。我决定从孩子们的午饭习惯抓起。我把吃饭念感恩词的方法带到教室,带进每个孩子的心中。
每天吃饭前,我们都会一起念饭食之德和感恩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农夫辛勤劳作……随着一声“开动喽”,我们相视而笑,满心欢喜地享受着食物。孩子们由一开始的不好意思,到自然而然的养成习惯。
想浪费食物,一个眼神;想插队,一个眼神;想挑食,一个眼神……我们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默契,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更懂得互相体谅。直到我离开,孩子说:老师,虽然你离开了,我们午饭前还是会不自觉地念感恩词。
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们互相影响,互相改变着对方。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
2018年初,因为工作需要,我离开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满怀不舍之情,我给大家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们:
新年好!假期结束了,你们过得好吗?很抱歉,没能一直陪伴你们到毕业,每次看着你们的照片,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你们就长大了。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愉快又充实。因有你们的陪伴,我也不断的成长、改变。
在我心中,你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你们用淳朴的笑容,真挚的感情包围着我,温暖着我。因为有你们,我体会到了当一名老师是多么不容易,也因为有你们,让我明白当一位老师是多么的幸福。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着你们一点点的成长,我很开心,很欣慰。很抱歉,接下来的路不能陪你们继续往前走了,但我相信你们,都是敢于追梦的孩子。请你们加油,拼尽全力去征服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心中的巨人。
是孩子们,让我的教育初体验变得绚丽多彩;是孩子们,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更是孩子们,让我更加坚定,决心在教师的岗位上追求自己的梦想。
阅读中前行
成长总是伴随着疼痛,2018年2月,我来到了新的环境,开启新的体验。面对新的环境,我非常不适应。我不习惯这里的人,不习惯这里的一草一木。天不再是蓝的,阳光变得格外刺眼,我陷入了迷茫和彷徨中。我如一只被困的羊,逃不出自己的牢笼。直到遇到正道语文,上帝为我重新打开了一扇窗。正道语文五区的读写活动让我下定决心,做出改变。从此开始了我的读书写作成长之路。
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文化人即“读书人”。不读书,就“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语文老师不读书,别说“消化生活”,就连一篇课文也“消化”不了。职业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是个读书人,成为终身阅读者。
我不再局限于专业书籍,文学、小说、心理、旅游,鸡汤、自传、育儿、养生都被我收入囊中。看着小小书架上填满的书籍,看着一本本书上留下自己的读书印记,内心逐渐变得充实。董卿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能够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几天不读,就会感觉像是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读书是一种心灵滋养,书读多了,气质和修养也会改变。
读书的习惯不仅改变着我,也影响着孩子们。爱孩子,还有什么比让他们爱上读书更好的呢?
我买了很多适合孩子看的书籍放到班上。孩子们不爱看书,我便把自己读到的有趣、感人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读到《青铜葵花》,我给孩子们分享兄妹俩在苦难面前仍保有的真善美;读到《草房子》,我分享淘气的桑桑做的三件傻事,孩子们笑得人仰马翻;读到《丰碑》,说到那为了战友而牺牲自己的老战士,孩子们会跟着我一起掉眼泪。有时我读着孩子们听着,有时我读着,孩子们也跟着读。《卖米》《疯娘》《我娘是瞎子》《世间最好的陪伴是孝》《我的父亲不过父亲节》,我会一一打出来读给孩子们听。每次看着大家那专注的眼神,眼角闪现的泪花,我的心总是满满的。
我们一起建立阅读档案,一起做阅读笔记,一起做阅读报告,一起分享彼此的阅读故事,一起在校园的角落里留下我们的阅读之声。
我想,教师不仅要成为“读书种子”,更要让这种子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样的爱才有意义。
书写中进步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强调“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他说,离开阅读谈写作,基本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在简书里,我开始一篇篇地书写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教育故事。天蓝了,阳光也格外明媚,心中的烦闷在一段段文字下变得格外脆弱。写着写着,内容广了,观察多了,思路宽了,思想也活跃了。到现在,不知不觉也积累了235篇文章(约19.9万字)。原本害怕写作的我开始适应写作了。
作为语文老师,不光要会读书,会写作,更要有一手好字。都说字如其人,字反应了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和风度。小学教师的字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一笔一画,都给了学生示范作用。为人师表的自己,更应有为人师表的字。从2018年7月开始,我要求自己每天练字,还带领着班级的孩子一起练字。
有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到:如果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的话,那字就是人的第三张脸了。练字就像打游戏一样,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永恒王者。练字让我学会耐心,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看到自己的进步真的很开心,这将是我人生中珍贵的回忆。
所以,一个老师字的好坏,影响的不只是“一兵一卒”,更是“千军万马”。
翻开课本,一片“幸运四叶草”映入眼帘。那是孩子们从一片草地上,千辛万苦寻来送给我的,是愿我今后更幸运的美好祝福。其实,遇见孩子们,就是我最大的幸运与温暖。
教师的成长之路,有幸福,也会有坎坷。无论我们愿不愿意,这都是必经之路。就像余映潮老师说的: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挑夫一样挑着重担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在披荆斩棘之中坚持着一步步地前进并找寻到自己的一条道路。没有坚持,就没有经历。没有坚持,就没有改变。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
这条道路上,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正道语文这一群与我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战友。我们一起守护成长,守护那最温暖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