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的眼力
4月25号的第三堂课,李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作为职业的心理咨询应该具备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技术、知识和阅历。李老师说,作为咨询师,首先要学会生存。专业并不重要,职业更重要。我们都熟悉的鲁迅,他的专业是学医,他的职业是作家。比职业更高的是事业,比事业更高的是志业,有志向干这个事情,真正做得出类拔萃的人,靠的是情怀。老师讲到这里引起了我无限共鸣,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整整三十年了。我见证了广播电视从辉煌到低谷再到如今艰难的向上前行。为什么一直留在广电?真的是因了对她的热爱!因了这份情怀啊!
李老师特别指出,有的人,工作为什么做不好?因为职业还没有进入。我们经常看的影视剧当中土匪为什么打不过正规军?就是因为正规军一定要训练过的 训练得让你听指挥、按规范来。而医生也是按套路来。
作为咨询师,首先关注怎么生存,怎么有效。我们要记住,诊断一定要比咨询更重要,诊断,诊断的是性质。无论你在讲什么,但要知道这件事情的性质是什么。没有性质判断,就不能进行程度判断。老师特别举了个例子说,假如有孩子跟你说他难受,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你要先判断他是常态的难受还是病态的难受。如果你问他,你哪里难受,那么你就被催眠了,就跟着他的思路走了。假如有人问:我的孩子早恋了怎么办,你怎么问?不要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早恋的,永远不要回答他的问题,要解决他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个有问题的人才会提出问题。
接下来,老师讲到了心理诊断中“遇到什么事或者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询问。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间接询问:“我能帮你什么?”即“May I help you?”,而不是用“你遇到什么事了?”即"What's wrong with you?"这样的直接询问。
关于间接询问有三种方式:一,开放式,即答案不止一个。二,封闭式,答案非是即否。三,半开放半封闭式,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最好用这种询问方式。为了让大家明白,老师特意举个了例子:假如我们要确定来访者是否有家庭暴力,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切入:“很多男人在家里都打老婆,你打老婆吗?”对于咨询师来说,提出问题的水平特别重要。假如想判断某个来访者是否有手瘾行为,可以这样问:“你这个年龄段95%的男孩子都有自慰,你有没有?”再,假如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婚外恋行为,可以这样问:“我知道你们同事当中某某某、某某某有婚外恋,你呢?”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点需要我们把握:一是说,就是,你会问吗?二是听,倾听。我们倾听到什么和对方说了什么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听时,要学会:察言、观色、会意。
讲到察言,老师特意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两名女性在聊天,一个说我老公最近真差劲。另一个说他怎么啦?回答说真不着调,成天不在家,真让人生气,今天晚上市委书记又请他吃饭……所以她是真的生气吗?不是的,是为了炫耀。我们要清楚,语言的背后一定隐含着另一个语言,我们要会听,会观色。
作为心理咨询师,除了会倾听,还要有会意的能力,看人脸色的能力。每个人在和你说事时,一定要会意,不要急着说。要先理解人家表达了什么意思,但很多人听而不闻。心理学的人要学会见。相同的东西,不同的人看到的不一样,我们要学会见。人和人见地不同,由见到了闻,会意是本质。倾听要靠你的心,靠你的理解,这就要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来访者怎么说很重要。不要听来访者讲故事,要看他怎么讲。
李老师特别讲到,你在讲什么样的故事,你就在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在讲什么样的故事,你就伴随什么样的情绪。所以对于来访者来说,他讲这个事不要听,他怎么讲是你要注意的。所以,应该注意两个纬度:一个他说,一个咱听。
你能看出其中隐藏的图像吗这堂课,知识点太密集,仅这一点,就整理了一晚上。记下来,慢慢理解应用吧!
(2020.4.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