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是最深的痛
当我们离开村口、走向天涯的时候,我们头也不回,不曾留意目光呆滞的父母。当我们携一身疲倦归来,却再也看不到温暖的夕阳,和温暖的房子,悚然发现,记忆里的时光我们再也踏不进去了,只留下遗憾和酸楚形影不离。
可惜年少轻狂的时候不能懂,等到什么都明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我们等着机会、创造着条件准备去做的事,在我们要去做的时候,已经没有意义了。
就像史铁生写他的母亲在地坛,“‘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在他母亲去世之后才彻悟的。我们一生中,也总在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地坛”,来安放我们疲惫的脚印,来抚慰我们劳碌奔忙的心,可我们常常光顾着捧出自己的可怜,却不知道身后的家人正承受着更大的痛苦。等终于想清楚的时候才发现,那些美好的生活情节早就恍如尘烟!
人生是不可逆的。我们最大的无奈是生活没有机会彩排。过去就是过去了,将就的只能将就,即便弥补了,也总会留下疤痕。悔恨像触目惊心的债务,写在岁月的账本上。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香港中文大学微情书大赛的一等奖作品《你还在我身旁》: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我想作者一定是满怀着无限怅惘的心情来写这首诗的,看似风轻云淡的描述,每一句都饱含着对流光永恒向前不可倒转的真诚忏悔、对亲情温暖印痕的眷念不忘。所有的故事已成为故事,所有的瞬间已不可捕捉。这是熟读世相以后掘出的深度,这是恍然顿悟之后释放的柔软。让那些曾经倔强不懂事的孩子,让那些曾经只顾自己的情绪、蜷缩于自己天地的孩子,朝花夕拾,泪流当下。
在新一期的《奇遇人生》中,歌星毛不易谈到了自己的母亲,说患癌的母亲总是格外积极地配合治疗,总是不断勉强自己吞咽食物,她不是害怕死亡,她是害怕看不到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毛不易母亲直到临终前,还躺在病床上微弱地说:“我儿子每顿饭得吃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我现在这样,谁来照顾他?”那年,毛不易十七岁,不会做饭也不会照顾自己,他的母亲就走了。于是,在成名之后,毛不易便为母亲写了一首歌,《一荤一素》。很美的歌词,也有很好听的旋律。
“一张小方桌 有一荤一素
一个身影从容地忙忙碌碌
一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太年轻的人 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 远行的脚步
望着高高的天 走了长长的路
忘了回头看 她有没有哭”
说实话,看到最后一句歌词的时候,竟有泪崩的感觉。可怜天下,万般母亲一般心。再苦再难,母亲也总是把孩子放在首位,倒是孩子常常忽略了母亲。想起一句很流行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只可惜,毛不易懂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他母亲是看不见孩子的成功、分享不到孩子的快乐了!有的时候会天真地想,我们人类的速度有朝一日真能超越光速吗?如果可以,那我相信毛不易就一定会回到他原来的故事里,有选择性地把那些日子重新来过,最起码该对母亲说一声:我爱你!
《半生缘》里,顾曼桢对沈世钧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嚼过生活酸甜苦辣的人,是体味不出其中深意的。从风浪里走过来,我们才陡然明白,回不去了,正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韶华辗转,为鬓角染色,在肩头搁浅,每个人都在扛起生活,艰难跋涉。人过中年,凝眸一眼,就足以勾勒尘寰穹宇楼阙,回首生命徘徊,仿佛只在草木一秋间。一瞬活力,一瞬枯竭,季节正演绎着老去的节奏。走在不可溯逆的单程,我们都回不去了,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那么,唯有好好活,精彩地活。
因为你我,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