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多事情都要延迟许久许久才会感觉到疼。你能想象吗,也许等到你四十多岁的某个夏夜,开车回家,在某个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你突然反应过来,十九岁的时候,那个人说的那句话原来是这个意思。
——网易云热评《公子向北走》
我是一个看似聪明,实际是一个很迟钝很慢热的人,有时,甚至过于冷静。
尤其是对于疼痛的承受力,比别人大很多。
比如三四岁的时候,在托儿所,被阿姨将大腿拉脱臼都没有告诉家长,直到母亲察觉这孩子只会坐着,一抱就大哭时,才发现问题;
小学的时候,冬季,在操场上摔了一跤,左臂骨折,也是第二天早上母亲发现我不能自己扎小辫,感觉有问题后送去了医院拍了片子才打了石膏;
高中的时候,也是冬季,骑自行车被人撞了,脚踝骨折,从雪地上爬起来,硬是用一条腿将车骑回了家......
甚至,生儿子时候的疼痛都不是很鲜明。
其他疼痛,无法计数。
疼痛,是人类自救的信号,感受得越快,被救的机率越大,免除痛苦的时间也越短。
而我,不仅对身体上的疼痛感受得不敏锐,对感情上的疼痛感受得也不敏锐。
家里有三个孩子,我与哥哥、弟弟分别有5岁的年龄差,不知道父母是否重男轻女,还是只因为对第一个孩子投入的感情最多,对最后一个孩子寄予的希望最大,从小到大,对我过问得很少,甚至第一次经历生理期时惊慌失措,母亲只是简单地塞给我1元钱,告诉我去买卫生纸,她脸上淡淡的表情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时,我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十几年后,我生下儿子后独自在家坐月子时回想起,才恍然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痛。
我知道自己不被重视,更不被期待,所以格外努力,格外吃苦,想用一个什么结果证明自己被忽视是一种错误。
但是证明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心里就不痛吗?不。
读大学时被其他系的一个男生追求,他对我无微不至。本来我对那个男生没有特别好的感觉,也没有不好的感觉,就觉得也不错,同意相处。父母知道了这个男生家在外地,找了若干理由说不适合我,让我拒绝他。然后,在得知男生毕业被留校后,父母又说他各方面都好,劝我接受他。这前后变化,让我觉得特别好笑,难道是否合适不是因为相互喜欢。
这种特别现实的婚恋观让我对所谓的爱情失去了兴趣,觉得父母养我一场,他们说哪个合适就合适吧。
多少年后,比如现在,我想起那个男生,就觉得很痛,想起他守在运动会赛道的终点给我送来葡萄糖水,想起他到单位给我送饭......这个全心追求过我的男生,我竟一丝一毫没有珍惜过......
而自己嫁的人,也并没有珍惜过我--这似乎是一个怪圈,也是一种报应。
自然,之后,也曾有个男生对我一见钟情,全力追求我大半年,我以各种不合适回拒。然后,他在打球时骨折,很期待我去看望他,因为暴雪,我延误了看他的时间。大概3个月后,应该就是他恢复行走后,他与别人结婚并很快生了女儿。
这个男生几乎把自己所有最好最喜欢的东西和情绪都用来取悦我,包括对酒精过敏,却非要陪我一醉方休;给我画一本漫画;为了被我看得起,努力去学开车;打飞机去厦门就因为思念难耐;把最爱的收藏赠于我.....
知道他结婚的消息是因为他在朋友圈晒了一张曾经给我看过的一直追求他的女生的照片;10个月后,又晒了一张女儿刚出生的照片。之后,他的朋友圈处于关闭状态,并没有片言只语留给我。其实,他发这些就只是想让我看到结果而已。
当时,看到这些,我很平静。
但是现在,我感到很疼。
他结婚时,心该是怎样的疼?
这些疼,嵌在岁月的缝隙里很难被发现,但突然被放大后,连呻吟的机会都没有,痛得很是长久。
除了这些,那些漫长岁月中做错的事,说错的话,现在想来,无一不疼。但是,当时,并没有感觉很疼。
如果当时感觉到了,是不是,现在就会很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