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名人故事存在附会之举。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因其在两晋交替的动荡政局中荣居高位,光宗耀祖,是一个奇迹。为此,在史书中不乏有关他的事迹。陶侃的母亲被后世的史家写入《晋书。列女传》。尽管家贫,陶侃的母亲湛氏很有志气。陶侃利用自己主管渔场的便利,托人给母亲带回一锅腌鱼,被原封不动的退还,并写信告诉陶侃,"你做官,却拿公家的东西送我,这不但不能帮我,反而会增加我的忧虑。"这个事迹很感人,但实际上最先发生在陶渊明外公孟嘉的曾祖孟宗和他母亲的身上。
无独有偶。湛氏“剪发待宾”的故事也被世人广为传颂。大意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陶侃家贵客来临。而陶家家徒四壁,室若悬磬。湛氏急中生智,将一头瀑布般的长发铰下出门换来酒食。没有薪柴,陶母干脆将无人居住的旁屋屋柱给拆了。贵宾的马没有饲料,湛氏又灵机一动拆了自家的草席。一顿操作将贵宾招待的亭亭当当。而这个故事最早的范本来自佛经。
最大的滤镜应该是来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传诵千年的古韵,令人心旷神怡,同时,一篇《桃花源记》也为古今世人打造出最早的梦幻花园。陶渊明通过文字传递给世人一种超然世外的强大力量,可若不仔细打量他的背后,又怎知这份超然承载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挣扎。
陶渊明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在官场摇曳13载。这十三年对陶渊明来说是樊笼,彭泽县令原本是陶渊明对生活的屈服,也是为后期隐居做的打算。尽管如此,他只在任80余天就迫不及待的星夜离职回乡。
归田前期,陶渊明有祖业和四任为官微薄积蓄的加持,称得上小康生活基本上是愉悦的。可是408年,四十四岁的陶渊明遭遇一场大火,所有家产毁于一旦,自此陶渊明与普通劳动者无异,成了贫困者。因此,很多时候他的内心也充满矛盾与纠结,甚至挣扎。尤其是生活极其穷困的时候,是否坚持隐居的问题就变得更加尖锐。因此,后人分析陶渊明断定出处是他思考最长久、最深入的问题,并不为过。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陶渊明的自身情况,他最主要的压力并非来自社会舆论,而是来自生活的贫困和亲朋好友出于好意的关心,考验陶渊明坚持隐居的因素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早年的志向和自我期许之间的矛盾。陶渊明出身名门望族,家族的熏陶和年少的教育使其少有大志,也有着很高的自我期许。而年逾不惑却一事无成,这曾让他内心焦虑。
第二是生活的贫困。出仕为官好处诸多,其中之一便是能为自己和家人换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好的生活条件。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的名望,但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甚至后期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第三是家庭责任带来的愧疚感。陶渊明早年丧父,是一家之主,母老子幼。他早年的出仕就是因为家庭,为了承担奉亲养子的家庭责任,他选择出仕为官。直到母亲去世他才终于隐居。可隐居之后的贫困使得他对孩子们一直心存愧疚。
第四是来自朋友的关心和官府的征召。陶渊明的人缘很不错,很多朋友看着他的生活境况,不免劝说一二,而官府也会一再征召,这些都在诱惑着他。
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陶渊明最终坚守了隐居。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呢?究其根本,是儒家的“忧道不忧贫”的教诲和“君子固穷”的古训,以及前圣先贤们安贫守贱的事迹,让陶渊明在穷困潦倒中坚持隐居而不愿向世俗屈服,这才有了无数人向往的隐居偶像陶渊明!
阿淼写于2024年4月2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