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社会学
从地摊经济谈移动商业

从地摊经济谈移动商业

作者: 沛文沛语 | 来源:发表于2019-12-07 10:05 被阅读0次

2018年听驭势科技的邱巍博士讲无人驾驶会重塑城市形态。我印象非常深刻,但是至今我也没体验过无人驾驶的汽车。
我们小区每周二,四,六,有个大姐在小区里摆摊卖菜,是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走进社区。高大姐老家是河北固安,北京天安门以南50多公里。
大姐卖的菜品质比超市的要好,都是自己种的或者在老家采购的。价格也比附近的超市要便宜不少,大姐卖菜的服务态度也很好,有时候我们需要个什么没有的菜品,下次会帮我们带过来。基本上我们这个小区几百家的菜都在她这里买,没有比这离家更近的菜市场了。年纪大的老人们是早起最早的一批忠实顾客,早上五六点就开始起来挑选。老人们还是习惯使用现金,有时候有几毛钱的零头,高大姐直接给抹了,他们非常满意高大姐的服务,也经常给她帮忙,帮她推销。可以说高大姐已经成为这个小区的一部分了。
年轻人还是习惯使用手机支付,比如75.4,高大姐会说75,我还是会支付75.4。
但是互联网上没有高大姐的店,你在美团看不到她,在高德地图看不到她。
但是她的商业服务是这个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了几百家的日常饮食。
附近小区的一些大爷大妈知道的会来我们这里买菜,但是即便一墙之隔,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我们这里还有个二,四,六在这里卖菜的临时小市场,就在家门口。
我在想,互联网为什么没能够未高大姐赋能?
高大姐需要互联网赋能么?如果没有互联网,做这一个小区的生意,高大姐的收入也不错。要是有了互联网,也许单位时间内,她能有更多的收入,更多附近的居民也可以享受的更好的服务。但是为什么没有呢?
小时候,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各种贩夫走卒是农村商业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卖油条的,卖豆腐的,修瓷器,理发的。
这种是服务不断的接近消费者,走进消费者家门的,但是现在我们城市化之后,这些服务反而在距离上离我们更远了一些,我们要走到小区附近的超市去买东西。当然也有快递是上门的。从本质上讲,我们追求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商业服务的本质没有变,互联网提升了效率,扩大了选择空间。这一点,亚马逊的战略正式立足于此。什么是不变的,消费者追求更好,更便宜,更便捷的服务没有变。
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的商业服务都是现有房地产的附着物,超市依托于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餐馆依托于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是公司注册,也必须有一个办公位置。临时摊贩被城管不断驱赶。
但是需求一直都在,只是被压抑了,一个摆摊卖烤红薯,卖糖葫芦的只要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消费。没有进入现代化城市之前,商贩跟着人走,人在哪商业就走到哪。庙会也好,夜市也好,都是潮汐性的商业,人群过后,也不再占用城市空间,恢复原来的位置。
反而是现在城市新建了很多固定的房地产,空置,没有人流。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并没有引来人流,也没有商业。
硅谷王川老师说,无人驾驶就是房地产。此话一语点醒梦中人。
我们小区的高大姐卖菜就是夫妻二人从老家开一辆金杯车把菜拉过来,然后在小区的空地上依次摆开,菜卖完了,这个空地供放学的孩子们玩耍,供小区的居民们打牌娱乐。
只是高大姐在北京没有一个固定的房产,没有可以依附的有产权的空间。想一想,我们现在所有的所谓的互联网服务,不都是线下房地产服务的线上化么?一个路边摊,有哪个银行想过为他们提供服务呢?网商银行说,我们未来三年的目标就是让他们在一分钟内能够贷到款。
高大姐有的只是这半天的一片30平方米的临时空地的使用空间,但是她为这个社区带来了很大的价值,带来了便利。为什么我们的互联网服务不能为这些劳动者提供便利,提供流量呢?为什么我们一定只能为固定的营业场所提供服务呢?怕跑了和尚跑步了庙?
为什么远在2000km之外的一个网店可以和社区的居民发生链接,而我们近在家门口的商业缺无法通过互联网链接呢?
为什么我们的互联网不能链接这些移动的,动态经营商业服务者呢?
这种房地产思维,现有城市格局的形态根深蒂固的融入到这一代互联网的创业者的思维里。
因此互联网把商业分为线上和线下,这么粗暴的割裂开来。线上,线下都是一种存在方式,本质的是更便捷的服务,更优质的商品,更优质的服务。有了家门口高大姐的小菜市场,我不会拿起京东生鲜,或者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去享受几十公里外的高大上的线上服务。
那么当经营空间也可以移动之后,我们该如何来看待商业呢?我的答案是移动商业和固定商业,房地产商业是静态的。但是无人驾驶是动态的。
过去商贩们赶庙会都是营业场所适应人流,当一个地方经年累月的有固定的人流了就逐步固化形成了街道了,然后房地产这些开始成为基础设施。现在有点本末倒置了,先搞房地产,然后吸引人过来。
驭势科技邱巍博士说我们现在的车大部分都是全功能车,以后会出现模块化的测量,比如一个动力模块,一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比如一个微型的客厅,客厅里可以是电影院,可以是星巴克。后面还可以是一个微型的酒店,比如移动版的汉庭。那么这种商业服务就不再是人去找商业,而是商业去找人了。
回到我们小区的高大姐,她和互联网的用户交互的载体不再是美团APP,而是这辆车的无人驾驶,调动部分。哪个地方有需求,车就配置好资源。配置好服务往哪里走。至于监管的问题,过去的移动商业几乎无法监管。而有了无人驾驶可以自动定位,可以确定这个区域在这个时间是不是适合开展移动商业服务。无人驾驶的商业服务模块,可以随机抽检监督。监督者可以以顾客的身份下一个订单进行飞行检查,而过去只能是上门检查执法。
传统的互联网链接房地产,因为这样的一个假设是在线状态比较稳定。对于移动商业,在线状态,是否可以链接,不稳定。就好比我去购买高大姐的菜,一开始我不知道她只有二四六来出摊。对于这种变动的商业形态,我们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另外过去是现金交易,金融监管手段缺乏,现在是电子支付,甚至以后的数字货币支付,有各种方法可以做好金融监管。可以提醒消费者,只有使用电子支付,这个消费才是有保障的,后续有了纠纷,执法部门才更容易介入。管住了钱,就牵住了牛鼻子。
交易记录,评价可以纳入征信网络。信用网络成为一个基础设施,靠坑蒙拐骗会获得信用惩戒,在整个网络上无处隐身,寸步难行。
作为移动载体的汽车,过去是私有物品,要做到监管比较困难。而无人驾驶汽车是一个公共服务,这个在法理上监管比较容易介入。监管部门可以限定,只有在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上才可以开展移动商业服务。这样的服务才有公共安全保障。那么这个时候汽车作为动力模块,物理空间的职能就和运营模块分离了。无人驾驶汽车公司只做汽车服务运营,按照行驶里程和使用时间来收费,而不是靠出售汽车来赚钱。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移动空间内的监管就有了有效的制衡基础。
移动商业对于资源的配置效率会大大提升。资源不再是被房地产束缚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是人去适应房地产里的商业,而不是商业去靠近服务有需求的顾客。
对于移动商业的运营方来说,一旦在某个地点的营业不是很理想,可以快速的调整。就像庙会里的商贩,可以从这个庙会到下一个庙会。
商业上会出现更多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而无人驾驶是一个基础,为大规模可以动的商业提供物理空间,提供房地产空间替代。5G为无人驾驶提供的技术支撑保障。
也许贩夫走卒会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有温度的链接和服务。

相关文章

  • 从地摊经济谈移动商业

    2018年听驭势科技的邱巍博士讲无人驾驶会重塑城市形态。我印象非常深刻,但是至今我也没体验过无人驾驶的汽车。我们小...

  • 炫铺餐车揭秘移动餐车的发展优势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快速带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景区,美食街等都开始融合移动商业和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与移动餐车的完...

  • 摘抄《说说地摊经济,最顽强的商业模式。》

    说说地摊经济,最顽强的商业模式。 总理点赞地摊经济以后,一夜之间,地摊经济在全国复苏,城管相应的工作内容都来了18...

  • 地摊经济,摊上事了

    最近“地摊经济”火了,在全球金融经济受挫丧气的背景下,地摊的烟火气,带动流量人气,促进商业旺气,减少就业压力的怨气...

  • 也谈地摊经济

    一 若不是一场疫情,谁能想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会如此强大,全国人民一条心,有力出力,捐钱捐物,响应号召,严格...

  • 小谈“地摊经济”

    地摊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许多人不能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甚至成千上万的人已经把握机会投身其中,很有八十年代“...

  • 也谈地摊经济

    总理的一句话,带活了地摊经济。 本人很多年前也摆过地摊,当时主要是卖袜子,手套,围巾之类的小商品,开始规模...

  • 疯狂过后,回顾地摊经济

    前言: 在地摊经济这个话题逐渐降温之后,我打算谈一谈地摊经济的一些看法。别看我在互联网一线工作,在允许摆地摊之前,...

  • 摆地摊

    最近地摊经济特别火,那么什么是地摊经济呢?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

  • 也谈地摊经济@2020.6.7

    一下子朋友圈地摊经济火了,最吸引我的还是各种小吃,我觉得吃最能安慰人了,无论怎样都要吃饭,于是各种各样的地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地摊经济谈移动商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gs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