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说中转世凡间历劫的天上星宿,苏东坡的一生也不是只有苦难,上天还安排了各种帮助他历劫的外挂:有慈祥明理的模范母亲、正直高才的强大父兄,有贤惠亲密的温柔妻妾、不离不弃的各色朋友。除了这些贵人外,还有更“贵”的人为苏东坡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报国热忱,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扶持。
北宋时期,曾出现过几任眼界远大、胸怀宽广的国母,其中两位都曾对苏东坡有知遇甚至救命之恩。
这第一位是宋仁宗的皇后——慈圣光献曹皇后,她有宋朝最佳贤良皇后的美称。
曹皇后画像曹皇后是大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她从小饱读诗书,接受了各种高端名媛教育,这些优良条件助力她成了一枚颇为知性优雅的第一夫人。
在宫廷生活中,曹皇后平时低调平和、心胸豁达,遇事头脑冷静、细致谨慎,尽管贵已及天,她依然不争不妒,不涉朝事,不让外戚干政。由曹后冠领后宫,着实为仁宗省了不少心,让他能有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国事,可以说“仁宗盛治”的军功章里,也有曹皇后的一半。
仁宗嘉佑二年,苏东坡和弟弟子由同中优等进士,在伯乐欧阳修老师的极力推崇下,苏东坡一时间名声大噪,只要他的新作一出,立刻就会传遍京师,甚至会传到极为爱惜人才的仁宗手上。
仁宗曾经跟曹皇后讲过录取苏轼兄弟俩的经过,他当时非常欣喜,直言替子孙一下找到了两位宰相之才,曹皇后自然也深以为然。但是到他们孙辈神宗继位后,苏东坡并没有像仁宗预言的那样迎来仕途的春天。
神宗和王安石甫一开始实施激进的“王安石变法”,就遭到以司马光、欧阳修、富弼等重臣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苏东坡也是反对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和雄心勃勃的新皇作对,注定没好果子吃,这一群重臣被逐一罢黜,而为苏东坡量身定制的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起因很小,但架不住那些肮脏小人的用心炮制,最后竟成了一件大案,苏东坡差点因此掉了脑袋,关键时刻还是曹太皇太后对神宗说的一席话,才让他转危为安。
当时已是弥留之际的曹太后把神宗叫到病床前语重心长地劝解。她说:你爷爷当年可是把苏轼兄弟当作你们的宰相之才来培养的,可没想到到你们这儿却成了犯人。他的诗能有什么问题呢?就算有问题那也是小问题,何况他很有可能是被人恶意中伤的!希望你不要忘了我们大宋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啊!
神宗总算还是听了祖母的忠告,将苏东坡“从轻”发落,仅把他作为犯官流放到穷苦小镇——湖北黄州。
这第二位贤德的皇后,和苏东坡关系更为深切,她就是宋英宗的皇后——宣仁圣烈高皇后,人称“女中尧舜”。这位女尧舜不光是苏东坡,还是那一时期许多正直儒臣的保护神。
高皇后画像高皇后小名滔滔,系曹皇后的外甥女。她从小和仁宗、曹皇后的养子赵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至赵曙登基成为英宗后,入主中宫被封皇后。
高皇后受曹皇后的影响,同样心胸宽广、平和宁静,但是因为她的老公英宗36岁便去世,而儿子神宗也只活到41岁,到9岁的孙子赵煦继位成哲宗时,她只得奉召垂帘听政、辅佐幼帝。
高太后以女人特有的敏锐眼光、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立即重召司马光一派当政,将已经落入穷途末路的王安石变法政令全予终止,或干脆废除。
苏东坡在这次的政治变革中急剧得势,官位连升好几级,直至三品“翰林学士知制诰”,而宰相是二品,也就是说他再升一个等级,就能达到官位的顶点了。
翰林学士知制诰一职主要是替皇帝、太后草拟圣旨,苏东坡在职期间拟了约有八百道圣旨,这些圣旨的文字无不铿锵有声,妥帖工巧,简练明确,因此雇主高太后对这位雇员也相当满意。
但是苏东坡政敌对他的嫉妒已使他不堪其扰,他向上级请辞此一职务。这之后的一天晚上,高太后宣苏东坡进宫草拟诏命,年轻的哲宗也在场,他拟的这道圣旨是任命吕大防为宰相,拟好后太后突然问苏东坡:“有一件事我想问你,几年前你官居何职?”
苏东坡答:“常州团练副使。”
太后又问:“现在身居何职?”
苏东坡又答:“臣承乏翰林学士。”
太后再问:“你为何升迁如此之快?”
苏东坡再答:“仰赖太后恩典。”
太后说:“这与老身无关。”
苏东坡只好瞎蒙:“那就是皇上的恩典。”
太后摇头:“与皇上也无关。”
苏东坡快崩溃了:“也许是有老臣推荐?”
太后说:“与他们也没关系。”
苏东坡这时背后一凉,正言道:“臣虽不肖,但从不运用关系求取官职。”
太后这才对苏东坡说:“这是我老早就想对你说的,这其实是神宗皇帝的遗诏。先王在世之时,每每用膳时举箸不下,臣仆们便知道一定又再看你写的诗词文章。他常说你是天才,常想用你,但不幸未及如愿便遽而崩逝。”
提到先皇,太后、哲宗、苏东坡不免又缅怀一番,太后赐东坡座,赐茶叶,又对他说:“你要尽忠辅保幼主,以报先王之恩惠!”苏东坡要鞠躬退出时,太后又拿起桌上一个刻有莲花的烛台赏与东坡。
高太后就是以这种高超的笼络人才手段,将一帮鸿儒巨士紧紧地团结在皇权周围,以共同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对于苏东坡个人来说,这段时间他的声望名气也达到了最新高度,他升任礼部尚书,并备受朋友们以及全国各地的文人们尊崇。
但是好景总不会太长,随着司马光的去世,党派结构的平衡被打破,朝廷内新的党争又起,独自身居高位的苏东坡这时就成了另外一派攻击的活靶子,高太后在这时就又化身成为苏东坡的辩护人。
后来苏东坡为避开这些政治风暴,最终请辞去往杭州任太守后,遇到灾情,第一个支持他赈灾的也是高太后。
……
高太后的知遇之恩造就了苏东坡政治生涯的顶点,而随着高太后的去世,苏东坡失去了最强庇佑,一段更为没落的时光将被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