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306/162fd69128d666d7.jpg)
我们这个社会,真的不该再对坏人有太多的宽容,却对好人有太多的苛待!
——1——
学校办公室里的血案
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高三班主任鲍方老师在办公室里遇刺,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鲍老师失去了生命体征。
刺死鲍老师的是他教了3年的学生罗某杰,一个从全班二三十名冲到第一名的尖子生。
案发前,鲍方因为布置作业的琐事,训了他一句话。
数分钟后,他冲进教师办公室,掏出弹簧跳刀就刺向了老师。
罗某杰目前已被警方控制,具体案情有待警方的进一步调查取证。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16岁的少年将手中的弹簧刀扎向自己的老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306/96c6376afc0ea7d3.png)
凶案震惊了全校师生
沅江三中是一所封闭式管理学校。
按照惯例,高三的学生每月会放2天月假,每周日下午3点50分到6点50分放3小时的周假。
11月12日下午4点许,一名学生在教师办公室看到倒在血泊中的1502班班主任鲍方。
目击学生慌忙找到另一老师王平求助,王平在震惊之余,和老师们立刻拨打120并向学校领导汇报,同时找人协助救助鲍方、并且安抚学生。
同一时间,1502班的教室也乱了起来,右手拿着弹簧刀、一身血迹的罗某杰回到教室,径直走到了同在1502班的鲍方女儿面前。
“我把你爸爸给杀了。”罗某杰说完这句话,拿着刀又跑出了教室。
据说,罗某杰后来又返回了鲍方的办公室,再次用刀刺了鲍方头部、脸部和背部。
随后,罗某杰把弹簧刀扔在办公室,跑到走廊里试图跳楼,最终被多名同学拦下。
法医事后鉴定:鲍方一共挨了26刀,致命的一击,扎在脖子上直刺穿颈部。
这样的杀人方式,堪称残忍兼暴戾,却是出自于一个少年之手。
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只有16岁的孩子敢做出的行为,26刀啊,并且刀刀致命,那该有多大的仇恨才下得了手啊!毕竟,这不是在猎杀一只动物,那是活生生一个人,还是你的老师,怎么就下得了手呢?
那怕是对着一只动物,正常人都未必会这么狠连捅26刀吧。
实际上,这样的悲剧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只是这一次让大家难以置信的是,凶手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玩的小混混,而是一个成绩拔尖,老师宠爱的尖子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306/dba08aed3e060bb5.jpg)
——2——
生活里,懂事乖的孩子总是格外讨人喜欢的,成绩好的学生更大多深得家长和老师的爱戴,可,成绩好的孩子就都品德兼优吗?
答案是:未必。
事实上,很多尖子生由于自持成绩好,往往都有自我优越感,久而久之就养成目中无人的模样,这种孩子常常还自私自利。
加上父母望子成龙的溺宠,尖子生们就更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了。
那么问题来了:成绩好的孩子,品行就可以忽略吗?
生活里,很多家长都会犯‘只在乎孩子成绩’的错误。
成绩好,孩子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最典型的就是,父母对孩子说:只要你成绩好,爸爸妈妈什么都答应你。
听着是不是很爽快?
对心智还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来说,父母这样的话分明是在误导孩子,让孩子误以为:我只要成绩好就能想干吗就干吗了,包括做了坏事也能被原谅,被包容。
结果往往就把孩子养成‘有成绩,没品行’的白眼狼。
这样的孩子既不懂得感恩,也不懂得分享,更不懂奉献。
甚至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长大成人以后,谁又能保证这样的人不会是那些拿着屠刀向着别人狠狠砍下去的侩子手呢?
无德有才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不说别的,这种人如果犯起罪来,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306/812199ee338e2399.jpg)
——3——
湖南弑师案发生以后,网上有很多人呼吁要严惩凶手。
尽管凶手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在法律上还不是完全民事责任人,可很多人却希望能判罗某杰死刑,就好像最近的江歌案一样,如果不能判凶手死刑,怎么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又怎么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给全社会一个交代。
只有判了凶手死刑,方能解大众的心头之恨啊!
但根据我国刑法,罗某杰并不会被判死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后,《刑法》第四十九条还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根据以上,罗某杰构成了杀人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属于未成年人犯罪,不会被判死刑。
我们总说法律是用来维护公平公正的,可无奈的是,很多时候法律却制裁不了法外之罪。
江歌案如此,弑师案一样如此!
在江歌案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判刘鑫和陈世锋死刑,以还江歌妈妈一个公道,可法律最后只能惩治那个持刀杀人的凶手,却惩治不了那个狼心狗肺的毒闺蜜刘鑫。
同样的,在弑师案里,尽管罗某杰的行为绝对称得上残忍,可法律却会基于他的年龄,鉴于他心智的成熟程度,不得不对他格外开恩,免于他的死刑。
这于鲍方的家人来说又是何等的不公平。
一个敬业又渴才的老师,因为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最后死于学生的凶刀之下,这让普天之下战战兢兢的为人师表们以后如何去面对他的学生和他的工作。
目前的最新报道是,鲍老师当时批评了罗某杰的学习态度以及近期的学习成绩,并且让罗某杰报了父母的电话号码,想向罗某杰的父母汇报罗某杰的学习情况,结果激怒了罗某杰,才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
我并不想站在道德的高点去苛责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只是,我们是不是不该再对坏人有太多的宽容,而对好人却有太多的苛待呢?
还是未成年人那又怎样,难道未成年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如果一句‘孩子还未成年’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我们这个社会不就乱套了。
这和刘鑫婊的那句:‘我不是知道错了吗?凭什么还不原谅我!’是一样的强盗逻辑。
可凭什么你一知错大家就得原谅你了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306/ba517d57585fea2f.png)
——4——
弑师案给我们的反思:目前的中国式教育究竟该汲取什么样的教训!
鲍老师曾获益阳市优秀班主任称号,罗某杰也是成绩优异的尖子生。
原本应该是双赢的一对师生,最终却迎来一个失去生命、一个失去未来的双输结果。尽管弑师案的极端事件并不具备代表性,但个中教训仍然令人反思。
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袁林认为,不能将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简单归咎于社会外因,而应该透过外在的外因去寻找可能被隐藏的内因。
而本案中的内因,归根到底和失败的中国式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处于‘分数决定成败’的形式,皆因,分数决定着一个学生的前途甚至命运,某个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学校的教学资质。
正因为如此,高分教育模式被很多学校和家长所追捧,甚至大有高分教育模式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趋势。
然而,只要‘高分’的教育模式,是教不出品德兼优的好孩子的。
也不是说分数不重要,但如果一个学生,所有的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只剩下分数一个指标时,人性的根基便不稳了。
尖子生可以考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却也可以是制造惨案的侩子手。这当中的因果关联,值得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深刻反思。
世界科教文组织对学习的定义是:一学会做人,二学会做事,三学会共处,四学会学习。
前三项跟分数一点关系都没有,最后的学习也更多指的是自我学习力,即与社会同步前进的能力,而非分数本身。
可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校、家长和老师更多关注还是学生的成绩,而很少会去关注学生的心里因素,孩子长期在高压下成长,又无法及时释放不良情绪,再加上家长、老师情绪关怀不到位,这样很容易使学生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爆发。
一个孩子的适应力和自控力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比学习成绩更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可许多家长和老师却忽视了,结果用现代分数教育的方式却养育出了一个个不合格的‘伪学霸’。
还记得以前那个年代,我们上学的口号是争当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而如今我们当家长了,却在孩子面前提得最多的是学习成绩,而忘了品德兼备的孩子人格才更健全。
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人格,孩子才不会逆商缺失,也只有人格健全的孩子才能在面对困难或委屈时,能用正常的方式去解决事情,而非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解决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