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七点多,儿媳就出门儿工作了。八点多,我照顾孙女吃完饭之后,孙女“妈妈,妈妈”的喊着。我说:妈妈出去工作了。孙女接着喊“妈妈”。我突然意识到,我说的“妈妈出去工作了”和孙女喊“妈妈”没有关系。
她不关心妈妈干什么去了,她只有想和妈妈在一起、想念妈妈的感觉,她被那种感觉支配着去喊“妈妈”。此时她不知道内心发生了什么。
看到这儿,我说:丁当想妈妈了。丁当想妈妈了。
突然,孙女看了看我,稍停瞬间。她似乎回到了她的内心世界,确认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有这样的发生。然后她确认了之后,就从想念妈妈的感觉中走了出来,接着玩儿。
当我看懂了孩子,并用语言替孩子表达出来之后,孩子才能明白她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她才能明白,内心的那个发生叫做“想妈妈了”。她才知道“想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她才能够用语言和他内心的发生去对号儿,她才能清晰自己、明白自己。接下来也有了被理解、被看到的感觉。这时她就能从里面走出来,活在当下,继续玩。
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基础是,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及时的回应,和用心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