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我这块老姜咋辣么废物。
这是一家街边快餐店,走进店门,迎面一个大屏幕。点餐方式既不同于一般的快餐店——排队点餐;也不同于开封菜(CKF)用手机下单,而是需要在屏幕上操作,界面类似于「饿了么」,有几种套餐,小菜,还有一些甜品小食。选择,放入购物车,结账。
凭借多年剁手党的经验积累,信心满满操刀上阵,小心翼翼地还是出了几次低级错误,重新来重新来,就是脸皮厚。
环顾了一周,店里确实没有比姆们几位更老的老年人。
想起去年在名古屋溜达,也是进了一家快餐,是个面馆。点餐形式和上述类似,但是都是日文界面,只能看图蒙着来。磨磨唧唧中,身后就排起了一串本地小青年,正是午餐高峰时段。
我拉了一把正在探索中的闺蜜:「让人家先点吧,都急着上班呢。」双方用笑脸,手势互相客气一番。我们退到一旁,几个年轻人点点点,几分钟的功夫,屏幕前没人了。
同行的八零后实在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帮助几个老年人搞定了这顿便餐。
前几天约朋友逛了趟公园,需要扫码入园,公园门口的工作人员特热情,以为姆们这些面目沧桑的老年人需要帮助。
挺尴尬的。自觉还没老到那个份上,可别人可不这么想。
不远处,还真有几个没有手机的老年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手动录入信息。
我妈这几年就总念叨:「现在不会花钱了!」确实,现在从钱包里掏现金的真少,连银行卡也被移动支付干得灰头土脸败下阵来,钱包也下岗多年。再过几年恐怕连教员长啥样都记不清楚了。
钱,早就变成了数字。
老年人何止是「不会花钱买东西」,打车,看病挂号,买电影票,火车票等,好多依靠线上完成的交易几乎都无法独立完成。
包括开通手机银行也是对高龄「不放心的」,假如一定要开通需要录音录像。人老了,智商堪忧。
老了就是老了,即便心硬支棱着不服老,可是手,眼,嘴,耳,腿也赶不上趟。更不要说现如今日新月异的各种黑科技了。
世界永远属于年轻人的。作为姆们老年人,能跟上变化节奏的,尽量跟跑,实在跑不动了,只好自行出局。
还好现在还没老成我妈,不过也是早晚的事儿。
老姜们,冲鸭!

下午雨后,惊现彩虹,太漂亮。宝宝不以为然,老姜见识短,忍不住要嘚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