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物归根:《道德经》对话现实 第十六章 - 草稿

万物归根:《道德经》对话现实 第十六章 - 草稿

作者: 王道明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18:55 被阅读0次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冥修中)要进入极度虚无的境界,同时要达到深度安定的状态。

万物都在运作,而我从中悟察其往复的规律。(发现)万物纷纷芸芸,但都会回归其本原。

回归本原叫做虚静,虚静叫做复归天命,复归天命叫做恒常法则,知道恒常法则叫做明智。

不知道恒常法则,轻举妄动,就有凶险。

知道恒常法则就会宽容大度,宽容大度就能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就能为王治国,为王治国就能符合天命,符合天命就能合于大道,合于大道就能长生久视,终生没有危险。

……

《道德经》之所以深奥难懂,是因为它是老子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论述“天道”的一部著作。

我们可以认为他讲的是道德伦理、

也可以认为他讲的是哲学思想理念、

也可以认为他讲的是身心同步的修炼功法。

甚至可以理解是治国理政的要点概述。

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理解。而老子认为万法归宗,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都有一个最根本的,道。

通过修身养性,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提高了就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逻辑,进而可以更好地治理天下,也更好地成就自己。

就这一章来讲,如果单从修炼的层次理解,相对比较重要。说的是,在静坐的过程中,达到深度入静的状态,此时人的大脑思维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但又并不是昏昏睡去,而是像一面空空的镜面,他的前方没有任何东西,所以也照不出任何东西那样,宁静清明。

有过冥想或静坐修炼经历的朋友,可能在某一瞬间会达到这种状态,但大多数人这种状态维持的时间很短,修行高深者这个时间可以达到比较长的水平。此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奇妙的反应,身心仿佛被融化,空灵自在。心境更是通透明了,你会刹那间明了“世间的一切烦恼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这叫顿悟。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作的缘起,此事因何而起?又会走向哪里?其实是一定的,这是规律,无人能够改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比如:挣钱的本质是什么?是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别人的需求,所以别人就会付钱给你和你进行交换。所以赚钱的根就在于满足他人的需要。就像汽车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快速出行的需求,所以挣钱就很容易,大家都想买呀。

但刚开始汽车太贵了,很多人买不起。这个时候福特出现了,开始工厂化大批量生产汽车,一下子把成本降低了很多,满足了人们低成本拥有汽车的需求,所以福特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只要发现了一个大的需求,理论上如果操作好的话,就是一个大的赚钱项目,可以挣到大钱。然后在这个大的项目下面,又会产生许多小的需求,满足这些小的事情,就会又有很多小的项目,做小项目的可以赚小一点的钱。

物流可以把需求的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满足流通的需求。

广告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建立起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的联系,满足信息沟通的需求。

像现在的电商平台,包括直播带货等等都是如此在满足某种需求的过程中赚钱的。

所以,赚钱的根就是满足需求。

一切不能真正有效满足需求的挣钱项目都是骗局!

骗子也能赚到钱,但终究不会长久。

任何事情都有本原。能够认清本原,尊重本原,就叫明事理,明事理就知道怎么做人,知道怎么做人,才能一辈子过得好,坦荡潇洒,是非少。这就是做人的本原之根。

相关文章

  • 阅读笔记‖越安静越有力量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讲:“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世间万物的本源便是静,只有静才能回归生命的本质...

  • 初识《老子》第16章

    第十六章六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靖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凡物,各归其根。归根...

  • 殊途同归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

  • 道德经与经济学(十六)

    《道德经》第十六章与经济学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

  • 静观其变!读《道德经》第十六天

    《道德经》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

  •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天道员员,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

  • 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日静,是谓复命...

  • 心观《道德经》(18)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 《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第十六章: (1)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2)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物归根:《道德经》对话现实 第十六章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l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