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老子》第16章

作者: 孤鸿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08:13 被阅读30次

第十六章六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靖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凡物,各归其根。归根曰靖,靖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60章

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芒,芒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没身不殆。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三组还原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字】

笃:忠实,一心一意。深厚。(仆道不笃,柳宗元)

旁:旁边。古同“傍”依傍;依附。

作:起,兴起。

居:住。停留。当,占,处于。

须:必得,应当;片刻。

复:回去,返。

常:皆为“恒”。

明:清楚,了解。睿智。

芒:芒昧。通“茫”。模糊不清。

员员:

【校】

致虚极,守靖笃:帛书致作”至“;靖作“静”;笃作“督”。楚简作“守中”。

万物并作:帛书楚简皆作“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楚简作“居以须复也”。

凡物:帛书甲本作“天物云云”,楚简作“天道员员”。

归根曰靖,靖曰复命:帛书甲本残,乙本作“曰静,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帛书作“复命,常也,知常,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帛书“芒”、“容”重。

道乃久:帛书甲本残,乙本无“久”字。

【注】

知恒久之道而作,没身不殆。

【译】

“至虚”是恒久的,“守中”是深厚的。万物相依相傍兴起,居而后又返回。天道众多貌,各自回归到自己的本源。{下文翻译为帛书}

(万物回到自己的本源)说的是“静”,“静”说的是“复命”。复命是恒久的,知道这一点,是聪明睿智的。不知道复命,是芒昧无知,芒昧而作会导致灾祸。“知常”的人都比较大度,大度的人公正无私,公正的人王天下,做天子。天子从道而治理天下,顺应道才能终身没有灾祸。

【解】

前三言当从竹简翻译。

据老子生活年代估计,天下仅有周天子可称王,除了楚王“不服周”自立为王之外,其余大诸侯称公。或许本章中“公、王”均为君主,有待探讨。

本章楚简主要讲的是“万物旁作,各复其根”。帛书主要讲“知常乃容,没身不殆”,言不尽意,容后再叙。楚简论道,帛书全身。

鄙人愚见,欢迎批评

相关文章

  • 初识《老子》第1章

    第一章五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初识《老子》第2章

    第二章九十三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

  • 初识《老子》第11章

    第十一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

  • 初识《老子》第12章

    第十二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

  • 初识《老子》第5章

    第五章四十五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

  • 初识《老子》第6章

    第六章二十六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初识《老子》第7章

    第七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

  • 初识《老子》第36章

    第三十六章五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

  • 初识《老子》第41章

    第四十一章九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

  • 初识《老子》第44章

    第四十四章四十二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四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满若盅,其用不穷。大直若讪,大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识《老子》第16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rz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