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语植悟本草心
【本草笔记44】芦苇-芦根(根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

【本草笔记44】芦苇-芦根(根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

作者: 鱼有点咸 | 来源:发表于2020-05-27 07:04 被阅读0次

药名:芦苇-芦根(根茎)

性:寒


味:甘


归:肺经、胃经


功: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主: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辨别: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

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

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

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期9~10月。


粽子的包法


芦苇笋鸡煲

芦苇笋鸡煲:

在砂锅内垫上竹笆, 放入汆过水的土鸡块、仙笋条、姜片和葱段,然后掺适量的沸水并用文火煲约1 个小时。

等鸡肉熟软时,沥出汤汁,另把鸡肉和芦苇笋拣入煲仔内,摆好待用。

原汤舀入炒锅里,烧开了放入盐、豉油和胡椒粉调好味,勾薄芡后再淋化鸡油和香油搅匀,最后浇在煲仔内的鸡肉上面,即成。


腊味芦苇笋:

把芦苇笋先撕成丝,入锅加鲜汤煨入味后,捞出来待用。

锅里放油烧热, 先下腊肉丝煸炒出香,再放入青红椒节和洞庭仙笋炒匀,其间加入盐、味精、鸡精等调好味,出锅前淋明油,即成。


干锅芦苇笋:

锅里放底油烧热, 放入猪肉丝炒熟后,再下姜片、葱节、青红椒节和洞庭仙笋稍炒,接着掺入鸡汤和酸汤稍煮,其间加放盐、豉油、香油和化鸡油,出锅盛于锅仔内便上桌。


小炒芦苇笋:

锅里放油烧热,入肉片或肉丝,翻炒,加入葱姜蒜辣椒,加老抽,炒匀后,放入芦苇笋段,翻炒两分钟后出锅,美味的小炒芦笋就做好了!

相关文章

  • 【本草笔记44】芦苇-芦根(根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

    药名:芦苇-芦根(根茎) 性:寒 味:甘 归:肺经、胃经 功: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主:用于热病...

  • 清热泻火药总结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生津止渴 知母:实:清热泻火除烦、生津止渴 虚:滋阴润燥 (润肠通便)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生...

  • 每日记一味中药——芦根

    芦根,因药用芦苇的根茎而得名,其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 一、 现...

  • 中医考研——清热药

    1、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敛止血 ①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 ②石膏:石高-愚公移山-心烦,渴-除烦...

  • 清热燥湿药总结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痢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草:清...

  • 三焦除烦中药材——自渡子

    《三焦》除烦类中药材 (1类/1味) 《清热泻火》类除烦中药材(1味)——栀子。 《栀子》——药类(清热泻火),药...

  • 竹叶

    竹叶 【药性】 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 (1)热病烦...

  • 考研中医——清热燥湿药

    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三...

  • 中药——壹佰贰拾玖:芦根

    芦根 别名芦茅根、苇根、芦柴根 性味:寒;甘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功效用于热病烦渴...

  • 几个中草药小常识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草笔记44】芦苇-芦根(根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me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