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时,他说他在犹豫要不要退出那个他过五关斩六将击败很多强劲对手才进去的部门,几个学长说希望他是因为别的事情退出,而不是知难而退。
我想了想,回复道:“做不来和不喜欢是两回事。你要想清楚,究竟是因为不喜欢而退出,还是觉得自己做不到就放弃?”
不少人觉得,大学生活是青春里最美好的岁月。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象牙塔里的纯洁,更重要的是大学给予了你无数次尝试的机会,你可以尽情尝试许许多多自己喜欢做、想要做的事情,然后看清自己的能力与喜好,知道人生这一条漫漫长路该如何走。
犹记得大学时光刚拉开帷幕时,我就不喜欢被录取的专业。那时我心心念念的是因为我分数低而没被录取的会计学。
我们学校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于是我雄心勃勃地制订了一份计划:大二修读会计学的双学位,大四考名校的会计学研究生,然后考注册会计师证书。这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规划,而且我们学校修读金融、经济、会计等热门专业双学位的学生不在少数。
高瞻远瞩的计划有了,现实的脚踏实地也不能缺。我并不是只会空口说喜欢的人,倘若真的喜欢我便会切切实实地去努力接近。我买了学校会计学专业上课用的微积分课本,准备去旁听。
计划进行到这里还是非常美好的,然而真正付诸实践时我才发现原来很多东西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坐在会计专业的教室里,整整一节课,我的状态始终是一头雾水,例题都看不懂,更别说做练习题了。会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每个字我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就是理解不了其意。我开始忍不住问自己:“我真的那么喜欢会计学吗?”
但这种疑惑被心底的执念压制,我还是坚信自己是喜欢会计学的。我想:这只是因为万事开头难而已,这只是因为我是文科生,缺乏高中“理数”知识一时跟不上而已。若是现在的我回到当时重新选择,可能早就发现这份固执的危害。可那时太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总要真的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才会看清现实,虽然我对这份坚持从未后悔过。
我秉持着这只是开始不适应的想法,把这份其实早已动摇的所谓喜欢延续到了大一下学期,选修了在文科院校根本不用抢的一门通选课:概率论。
学校通选课的设计很人性化,第一周是试听,如果觉得不好可以及时退选。我认真地听了一节课,课后马上做了作业。一切都非常顺利!我听得懂老师在讲什么,作业也能做对,就算做不对的看看参考答案也能想明白思路。于是我没有退选,而是上网买了崭新的课本,决定重新踏上数学的康庄大道,追寻注册会计师的理想。
我甚至还对同选这门课的金融专业的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理想。那个有点冷傲的同学一点面子也不给:“你肯定不行。”我不服气地回应:“你等着!”
现实很快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第二周上课,我就开始跟不上了。老师讲到下一题时,我还没搞懂上一题的思路,作业也只会做最简单的题。第三周之后,我几乎是整节课处于满脑子回荡着“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的状态。
听着胡夏的《那些年》,我忍不住苦笑。“黑板上的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舍得,可我解得开吗?我连这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理科生懂得的很多基础知识,我从未接触过,甚至还指着书本上的阶乘符号傻乎乎地问同学:“请问这个感叹号是什么?”
不过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放弃的话,我该把这份叫嚷了半年多的喜欢置于何处?那么轻易就放弃,不是我的性格。于是我又上网找了高中“理数”的电子教材。
“理数”的基础部分不难,可是遇到深奥一点的知识我就开始转不过弯了。更让我不知所措的是,老师的讲课进度早已过了跟排列组合相关的章节,讲到了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课本和PPT上的每个字我都认识,可我想不明白思路,做不出题目,仿佛对着一本有字天书死读。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许真的不适合会计学。不仅仅是因为缺乏理科知识而跟不上上课节奏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会计学。
向学会计的同学借了专业课本翻看,各种专业名词、概念只在我脑海里以零碎的单个文字的形式掠过,我完全没有一点感觉,更别说理解和记忆了。他们算起数学题、谈论起会计知识的兴奋劲我也没有,只有茫然和无趣笼罩心头。我羡慕他们对会计学无比热爱的状态,但我已经确定,我不喜欢这个曾自以为深深喜欢的专业。
我以为放弃对于我来说会很难,毕竟是执着了那么久的念想。但真正想明白时,放弃也不过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大学里可以尝试的新鲜事物那么多,一条路走不通还有大把的选择摆在面前。只要你愿意面对现实,愿意接纳一个真实的不那么完美的自己,生活依然可以探索出新的乐趣和精彩。
大二我就重新发掘了一个新的兴趣:英语翻译。我找正在读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辅导员给我做指导,他得知我的心路历程时说:“会计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专业,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对未来就业会很有帮助。”我微笑着摇头,说:“不了,我不喜欢会计,它也不适合我。我现在想好好学英语,想朝‘同传’的方向努力。”
为“同传”的梦我也努力了大二整整一年,如今这个梦想还没有放弃,只不过换了条道路去靠近。若是风险太大,绕个弯走远点也未尝不可。不管最后能不能到达终点,努力过就不会后悔。
我曾经在迷惑的时候,就转换方向的决定给本专业的一位老师写过一封信。他的回信一直指导着我在大学里的选择。
他说:“其实行行出状元,关键看你自己的兴趣。因为求学阶段只是人生中一个很短的时期,如果没有兴趣和喜爱,一个人是很难享受自己的工作的。为了工作而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别太在意自己现在的想法对与不对。虽然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你现在的选择正确与否,但你已经从原则上选择了对的方式,即从功利到兴趣的转变,这就会让你有一种对的心态学习、去工作。”
这就是大学时光,它是一道多项选择题,给你很多机会和选择,每个选项你都可以试一试,坚持或放弃都由你。这些经历让你在不断努力与尝试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让你慢慢确定哪些选项可以陪你前往可期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