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焱公子
说到差点被奇葩中文译名耽误的好片,印度片若是排第二,只怕没有哪个国家的片能够排第一。
好似《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呀》《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种什么鬼的片名,假如没看过演员表和剧情介绍,也没听过其他人的推荐,我根本不信你有兴趣走进电影院或者下载下来看。
但当前这部印度热映影片,完全改变了这种无厘头画风。
原片名《Hindi Medium》,中文译名《起跑线》,简直不要太贴切。
这是一部看片名就能清楚窥知内容的电影。
影片围绕孩子教育问题展开,同时也将中产式焦虑体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讲述一对印度中产夫妇——开服装店的拉吉与妻子米塔为了能把女儿皮娅送入名校使尽了浑身解数:走关系贿赂、买学区房、做假证明、甚至假扮穷人以获取贫困招生通道。所有的努力,都只因妻子米塔“不想再让孩子走我们以前的老路了”。
她和丈夫虽然有着还不错的经济基础,衣食无忧,但都说不好英语。在她眼中,英语不止是一门语言,更代表着“进阶”而非“滑落”。
米塔甚至开启了佟掌柜式的假想模式:如果去了普通公立学校,女儿肯定啥也学不到,这样她就会害怕沟通,会不适应社会,会孤立,会沮丧,最后她去吸毒怎么办?
这让米塔一想起来就焦虑不已。
综上,我们一定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咱们中国的家长一定也不会陌生,但凡去过任何一家早教机构,一定听过类似的营销话术:
“3至6岁是人一生最黄金的时期,一定要非常重视。此时孩子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最强的,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未来社会如此多变又快节奏,孩子会适应不了的……”
影片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直白。
拉吉和米塔带着皮娅去早教中心咨询,在了解完孩子与两人情况后,校长迅速针对性给出了一堆课程学习清单,并要求立刻开始:
在两人面面相觑,询问课程安排如此密集,孩子何时吃饭睡觉时,校长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我的天,你们都来得这么晚了,还好意思提吃饭睡觉?这是想上名校的觉悟么?
你就说吧,不追赶怎么行?
看看我们中心这些孩子有多优秀?
你的孩子将来可是要和他们竞争哦。
事实上,不仅孩子需要高强度全方位系统培训,家长也同样需要哒。
毫不夸张地讲,起跑线,定终生啊亲!
早教校长这番话一出,拉吉夫妇被彻底说服了。
这正是身为中产阶级的他们,潜藏于心底最深的焦虑与不甘。
自己好不容易通过早年的努力换得了现在的生活状态,女儿是可以继承财产,但软实力却无法继承,将来她没有核心竞争力,总有一天坐吃山空啊。
怎么办?投重金买学区房,夜夜陪读为儿忙,通宵排队心茫茫,报班培训不思量。
一句话:为了娃的前程,必须痛并幸福的将孩奴事业进行到底。
若身处上流社会,掌握了社会优质资源,路子会多很多;若本就处于底层,固然也有强烈想改变的夙愿,却往往能更清楚认清现实,便不会有那么多求而不得的挣扎与失落。
恰恰是拉吉夫妇这样不上不下的中间层,似乎努力跳一跳就能够上更好的圈层,稍微倦怠又恐怕坠落底层,内心才会尤其充满躁动。
这躁动的背后,既是望子成龙的拳拳父母心,又有攀比导致的心理失衡。
为什么心理失衡?比上不足就不说了,那远不如我的谁谁谁家孩子也能进名校,让我情何以堪?
所以,啥也别说了老师,我们报,我们学,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来还不行么?
只要能把孩子送进名校,怎样都可以!
他们的心理显而易见:名校的确意味着更好的学习环境、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这些会让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更有可能成功。
在如此现状下,父母的选择愈加无可厚非。毕竟没有哪个父母不是爱子心切,只想给孩子最好的。
这就引发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你是否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真的知道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么?
许多父母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着孩子“最好”的未来,根据自身的经验试图帮助孩子走上一条“主流”的成才之路,以便最大概率保证孩子日后跻身社会精英之列,找到一个合适而体面的位置。至于孩子喜不喜欢、快不快乐往往要服从“成功成才”这个大前提。
毕竟沿着蹚过的路径去走,这样更稳妥些。
父母们良苦用心的背面,一则,是不可否认的颜面——孩子,即谈资。
每每听到别人家的孩子竟如此优秀,是多令人自惭形秽的一件事啊。
二则,折射的是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衡。父母们深切地知道,这样的不平衡,将愈发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与不可撼动。
正如影片中当拉吉的穷人朋友希亚姆发现他的真实身份,最终明白原来真是拉吉的女儿夺走了自己儿子进入名校的机会时,悲愤喊出的这段话:
某种程度看,这也是拉吉和米塔焦虑与不甘的根源。
金字塔顶端的人占据了最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孩子将天然比我们的孩子更具竞争力,因而,可以预见我们的孩子将如我们一样,继续为之打工,看他们脸色,永无翻身之日。
不仅仅如此,若女儿不能接受优质教育,还可能连现在的生活状态都难以维持,甚至跌入到希亚姆你们这样的阶层,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但与希亚姆不同,身为中产的拉吉是有可能也有能力改变这现状的——只要,进入名校。这至少可以让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成功?进名校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么?
关于什么是成功,李开复在他的书《做最好的自己》里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他将成功分为“一元化成功”及“多元化成功”,我个人非常认同。
所谓一元化成功,即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在这样的视角下,99%的人都将无法跻身于成功者行列。毕竟身处成绩前列或者财富榜之上的,注定只是少数人。
李开复认为,多元化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它可以且应该有更多衡量标准——可以是地位财富,也可以是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对他人的帮助或贡献,也可以是自我的突破与超越。
其最根本衡量标准在于,“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回到影片中,无论米塔还是早教校长,甚至影片外作为观众的我们,或许都把成功归结为世俗眼光里的成功的标准答案,即一元化成功。
这往往让我们过于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却忽略情商与道德品质的建设。
那么,什么又是对孩子最具意义的“起跑线”呢?
是天赋异禀,是进入名校,还是掌握多种技能?
迄今为止,和我三观最贴近的一个答案是这样说的: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
父母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素质、眼界品味决定孩子从哪跑,往哪跑,怎么跑。
所以,若真的焦虑与不甘,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人父母者,不是想着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从现在起,往死里折腾自己。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 but life itself.(教育不是对人生的准备,教育就是人生。)”
换句更直白的话,教育的根本,是让你知道怎么好好做人。
影片的最后,拉吉因自己冒充穷人剥夺了希亚姆儿子的入学机会心生愧疚,最终他向校长坦诚真相,并执意将自己女儿转学至他资助的那所公立学校。他对妻子米塔说,我希望做一个好人。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结局,但仍令我们倍感欣慰。
我们看到原本没多少文化的拉吉,真正懂得了教育的本质。他以身作则地告诉自己的女儿:诚信善良,知错就改,好好做一个有良知的,无愧于心的人,这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拉吉开始明白,成功是多元的,原本就有很多种。
正如他搬离旧街区时朋友们的依依不舍,正如他混进穷人区时成功和新街坊打成一片,正如他给女儿树立的榜样,正如一直嫌弃他不够体面高雅的妻子米塔最后对他说,我就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你这样的人。
这些,都是拉吉值得引以为傲的成功。
至此,拉吉和米塔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焦虑与不甘。
只是,电影终归是电影,回归到现实中来,我们又将如何抉择呢?
我想,这取决于我们所认知的“起跑线”,究竟是百米竞赛,还是马拉松。
如果你喜欢本篇,可能也会喜欢公子如下影评:
焱公子
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
网友评论